5月26日5時30分,隨著位于武昌區秦園路與七星路之間的第三聯鋼箱梁最后一鉤箱體的精準落位,這標志著友誼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中的秦園路高架實現主橋結構貫通,接下來參建各方將全力進行橋面附屬設施施工,爭取6月底達到通車條件。
高架橋
全線安裝聲屏障
5月24日上午,天氣晴好,武昌友誼大道秦園路附近,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數十名工人正趁良好天氣,在焊接主線高架橋鋼箱梁。據悉,從22日深夜起至26日5時30分,經過4天連續施工,秦園路高架最后一聯鋼箱梁最終吊裝完成。
“友誼大道—中山路”是武漢市主城區“三環十三射”快速路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快速路網中的“最后一射”,分北段、中段和南段三個項目進行建設。其中,由武漢城建集團建設管理公司負責的友誼大道(武車路-宏茂巷)快速化改造工程是率先啟動的中段部分。
建設方項目負責人介紹,本次的箱梁吊裝為友誼大道(武車路-宏茂巷)快速化改造工程中的秦園路高架橋最后一聯的箱梁吊裝。該高架橋起于湖北大學東北門,止于團結路路口,全長642米,寬18米,設計為雙向4車道,時速60千米/小時。該橋共劃分六聯,由鋼箱梁、混凝土箱梁組成,宛如彩虹般地沿友誼大道越身跨過團結路、秦園路、七星路、秦臻路。
極目新聞記者現場探訪了解到,高架橋橋面正進行聲屏障安裝工序。“本著以人文本的原則,為減少高架橋今后投用后車輛通行產生的噪音對周邊居民影響,橋梁全線均安裝了聲屏障。”施工方中國一冶項目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進行護欄、橋面鋪裝、路燈、交通設施安裝等建設,力爭今年6月底前實現主線橋通車條件。
今后從武昌車管所
可直達徐東大街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為增強行車舒適感,施工方還將對友誼大道(武車路-宏茂巷)快速化改造工程中的道路結構進行改造加強,并翻新路面,主車道取消紅綠燈控制,屆時市民驅車可從武昌車管所直達徐東大街。
記者現場了解到,友誼大道作為武昌區核心地段的交通要道,現場施工場地很窄,僅跟橋梁寬度一樣寬,因此每次在進行鋼箱梁吊裝和混凝土澆筑時,都是當晚將施工圍擋部分拆除,次日6點前再依次恢復。
建設方項目負責人介紹,秦園路高架工程所處環境較為復雜,除去密密麻麻的水、電、氣、路燈、通信等諸多管線,還有正在運營的地鐵7號線和三陽路過江隧道,而秦園路高架橋有六分之五的結構部分進入了地鐵控制線以內,其中兩聯鋼箱梁正是為跨越地鐵7號線和三陽路過江隧道所設計。
一冶科工公司作為施工單位之一,施工前因地制宜,優化吊裝方案,制定了1.5米吊車站在西側吊裝、3米吊車站在東側吊裝的分段施工計劃。項目部通過優化分段,調整分段長度,使支架立在過江隧道支撐上,這樣做即對隧道整體影響較小,也調整了吊車站位,使用大噸位的吊車,對過江隧道造成的應力影響小于基礎值。
友誼大道秦園路高架處在武昌鬧市區,過往車輛眾多。施工方中國一冶項目負責人說:“從2020年7月進行樁基施工以來,我們全力向前推進。春節期間,我們自愿加班加點,全力推動樁基施工及附屬的人行天橋施工,為后續上構施工爭取時間、空間。”
據了解,本工程另一座高架橋——武車路高架橋也正在緊張施工中,目前樁基工程已完成過半,而影響橋梁建設的110kV電力架空線入地問題也正在積極解決中,待110kV電力實現架空線入地問題解決后,武車路高架將于3個月內實現通車。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沿線將新建4座人行天橋。目前團結路人行天橋已基本建成,湖北大學門口和武車路口的3座人行天橋還在緊張建設中。
待該工程所有建設內容完成后,市民驅車可從武昌車管所直達徐東大街,期間無任何紅綠燈等候。此外,友誼大道(武車路-宏茂巷)快速化改造段通車后,將連接原有的下穿徐東大街地下通道,后續將與已開工建設的友誼大道(三環線-宏茂巷)快速化改造段連接實現快速通行。屆時將進一步改善城區南北交通擁堵的狀況,緩解城區交通壓力,帶動城區開發建設。(記者 黎先才 宋枕濤 通訊員 李曉靜 常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