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長城資源大省,是國內長城資源保存最完整、長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區段之一。記者從河北省文物局獲悉,率先在省級地方立法層面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作出規范的《河北省長城保護條例》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條例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規劃、機構職責、建設要求以及投入機制等作出全面規定,為依法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供有力法治支撐。
近年來,我省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等統籌推進。我省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導下,率先編制完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建設保護規劃》,沿燕山、太行山脈串連起“兩帶、四段、多點”的空間布局和展示體系。突出文化內涵,弘揚長城精神。在體現“萬里長城”整體辨識度的基礎上,突出以“眾志成城·雄關天下”山海關、“堅韌自強·金山獨秀”金山嶺、“和平開放·大好河山”大境門、“自信自強·冬奧勝景”崇禮四個重點段為引領,精心構筑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長城文化地標、文化名片,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作為我國最早啟動長城保護修復、成效最為豐碩的省份,近年來,隨著從立制到立法的推進,我省境內的長城一步步筑牢保護網。特別是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我省先行先試,首次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納入法治軌道,對長城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精準的要求。
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逗颖笔¢L城保護條例》通過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立法,科學劃定840平方公里的管控保護區,完善長城本體及周邊管控措施。做實保護傳承工程,實施長城本體保護修繕、監測預警等重大項目,建設長城文化博物館、太子城遺址公園等標志性展示載體,夯實長城保護根基。積極做好長城周邊旅游景區、建筑物整體風貌設計,確保與長城遺址遺存協調匹配。
萬里長城萬里長。我省的長城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嶺等人跡罕至的地方,保護和監管的難度大。為確保長城安全,條例健全制度機制,規定了長城監測預警機制,細化了執法巡查方式。條例明確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承擔主體責任,文物部門承擔監管責任,毗鄰政府部門應做好管理銜接,確保長城點段巡查、看護、管理全覆蓋。探索建立沿線協調機制,尤其要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長城保護管理工作,協商長城保護重大事項,開展聯合執法巡查等,讓跨界長城保護有法可依。細化政府部門不履行職責的法律責任。條例堅持“預防為主,最小干預、整體保護”的原則,勾勒出“規劃清、機構明、人員齊、檔案新”的長城精細化保護體系,要求建立長城檔案數據庫,對長城檔案信息實行動態管理。為破解資金難題,要求將長城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同時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認領保護……
“這些都為解決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提供了有力支撐,平衡了長城保護、維修、監管、利用等方面的關系。”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說,長城延綿蜿蜒,現狀千差萬別,無論是從搶險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并重轉變,還是從本體保護向本體和周邊環境的整體性保護轉變,均要堅持長期可持續性保護發展理念,突出長城的修復性保護,在長城文化建設中,應防止有些地方出現大而空的短期項目、只要經濟利益的短視行為。要堅持科學規劃、原狀保護的原則,保護長城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歷史風貌。
今年,我省將繼續圍繞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要求,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相關規劃及《河北省長城保護管理工作方案》《河北省長城遺址搶救性保護實施意見》落實。推動相關縣區長城排險工作,開展早期長城遺址核查工作。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長城保護工作,指導山海關長城、金山嶺長城、崇禮長城保護項目開工實施,推動喜峰口等其他段落長城有序實施。開展長城預防性保護項目研究,實施遷安市徐流口、秦皇島市撫寧區敵臺城等預防性保護項目。進一步加強長城保護員隊伍建設,推動長城所在地人民政府切實落實長城保護員補助待遇,配備必要的裝備。(記者 龔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