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自動化生產線全速運轉,一個個光潔锃亮的軸承件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記者近日走進五河宏盛軸承有限公司,車間機器轟鳴,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這是深溝球軸承磨工自動化生產線,只需將軸承放入投料口,機器會按照設定好的參數進行自動打磨。”公司負責人蔡洪雷說,通過引進自動化生產線,目前企業生產的軸承品種規格有200余種,年產量達2000萬套。
(資料圖片)
五河宏盛軸承有限公司是五河縣招商引資項目。2020年,在外經營軸承加工的蔡洪雷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后,決定在五河建廠。
“之所以選擇五河,主要得益于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蔡洪雷告訴記者,他投建的項目幾乎沒有磕絆。特別是2020年上半年,公司遭遇資金周轉困難,急需一筆500萬元貸款,但因擔保問題銀行不愿放款。得知此事后,五河縣相關領導立即出面聯系協調,不到兩個星期,企業就順利拿到了貸款,保證了工程按期推進。
“目前,企業二期用地已經獲批,大干一場正當其時。”蔡洪雷告訴記者,下一步,他會繼續加大投資,盡快將所有生產線搬到五河,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持續擴展銷售市場。
像蔡洪雷這樣的“歸雁”,在五河當地不在少數。
據五河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返鄉回五河開辦的企業在開發區有10余家。為何會形成這樣的雁陣效應?
“歸根到底在于良好的營商環境,已落戶企業的口碑,比任何動聽的招商宣傳都實在。”該負責人表示。
和宏盛軸承公司一墻之隔的安徽伊諾爾電力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箱式變電站、高低壓成套設備生產的企業,與中鐵集團、國家電網等保持常年業務合作關系。
“目前已投產4個月,產值近4000萬元,預計今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企業負責人胡玉龍的老家同樣離五河不遠,在五河招商小分隊的介紹下,最終選擇把企業遷到五河。
“辦理營業執照、銀行開戶、稅務登記等環節,整個項目都有專人負責對接,可以說是有求必應。”胡玉龍笑著說。
近年來,五河縣對重點項目實行“七個一”推進機制,自項目協議簽訂起即成立由縣級領導、招商引資單位、經濟開發區等組成的項目建設幫扶小組,集中力量和資源保障項目落地。同時,推行“首席服務官+網格員”制度,將208家投產企業和在建項目納入“網格化”服務,以一流的營商環境全力厚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沃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