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蘇州的信貸政策出現松動,居民房貸利率下調、放款加快,購房者的信心逐漸修復。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來正常的節奏,從2月13日發現新冠肺炎病例以來,蘇州進入了全民抗疫狀態。房地產市場也是如此,不少項目積極響應蘇州防疫要求,售樓處關閉、樓盤延期開盤。
令人關注的是,疫情之下,蘇州樓市的“小陽春”能否來臨?展望接下來的樓市,又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蘇州原來正常的節奏,房地產市場也是如此。圖片來源/IC photo多個項目關閉售樓處或延期開盤
從2月13日開始發現新冠病例以來,蘇州就進入全民抗疫狀態。在此背景下,2月17日,蘇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了《關于切實做好全市房地產領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暫停線下聚集性活動,鼓勵各企業通過線上開展經營活動,暫停大規模線下開盤、交付、推廣會等聚集性活動。
新京報記者獲悉,今年1月,蘇州市區共有15個商品住宅項目獲取預售證,總計4615套房源。其中,吳中區成為推貨主力,有6個項目取證,共2452套房源,吳江區和相城區也各有4個項目取證。而在疫情影響下,不少項目積極響應蘇州防疫要求,售樓處關閉、樓盤延期開盤,以位于高新區獅山核心區的明星樓盤獅子山瀾庭為例,2月14日,其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售樓處暫停接待的公告;另外不少原本在2月份有開盤、加推計劃的樓盤,也宣布延后開盤、等待通知。
而在此之前,隨著糾偏政策的持續作用,蘇州樓市預期向好,2022年開年首月,市場出現回暖跡象,新房、二手房成交雙雙上揚,房價環比小幅上漲,但整體延續平穩運行態勢。
其中,在新房市場方面,在延續2021年末上行趨勢的基礎上,加之蘇州春節期間多個樓盤“不打烊”,新房成交量持續上升。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顯示,2022年1月,蘇州新房成交6880套,環比上漲14.90%,成交量自2021年10月起連續3月上升,不過,較去年同期仍下滑7.01%;從價格來看,2022年1月,蘇州新房成交均價為24254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54%,同比則下跌10.61%。
而在二手房市場方面,從今年1月的數據來看,成交量也出現了止降轉升的趨勢。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顯示,2022年1月,蘇州二手房成交量為4614套,環比上漲29.68%,不過,同比仍下滑22.43%;二手住宅市場均價為28976元/平方米,環比微漲0.09%,同比下跌1.01%。
值得一提的是,在購房需求熱度方面,據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后至疫情前,蘇州市新房購房需求熱度指數為105.4,比1月的53.9接近翻倍,與2021年下半年的平均熱度79.83相比也上漲了32%,不過由于疫情的原因,隨后需求熱度又再次回到相對低點。
疫情等因素致蘇州樓市“小陽春”或延遲到來
對于蘇州市場此前出現的回暖勢頭,同策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李霄霄分析,2021年底、2022年初,全國樓市調控導向出現調整窗口,央行也再次降準降息,一系列的利好信息給市場帶來一定的信心,加之銀行房貸審批明顯加快,蘇州市場出現了觸底調整的信號。但是,隨后在疫情影響下,蘇州樓市的正常節奏又被打亂。
值得關注的是,即將到來的3月份,向來是樓市傳統旺季的“小陽春”,對于疫情影響下的蘇州樓市來說,今年的“小陽春”還會出現嗎?對此,李霄霄分析稱,春節后蘇州出現疫情,部分售樓處關停、轉為線上銷售,另有部分售樓處雖然開放,但客流量也不多,將影響當月及未來3月份的成交量,“從現有的數據及市場反饋來看,市場并未出現‘小陽春’跡象,1月份的房價上漲也是開發商收回折扣后的正常價格,并不是房價新一輪上漲的信號。”
不過,在無錫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張斌看來,“蘇州房地產的需求還在,去年蘇州GDP位列江蘇第一、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也還是健康有序的,此外,隨著國家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的落地實施,未來必將迎來蘇州房地產的‘小陽春’。”
“小陽春還會來臨,最多也就是遲到,蘇州市場本身沒有問題,只是疫情打亂了節奏。”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這一階段或成為“蓄水”的一大時間窗口,一些消費者原本只是有購房的想法,這段時間或轉化成實際的購房動能。與此同時,盧文曦強調稱,蘇州今年的“小陽春”跟去年“小陽春”有所不同,去年可能市場情緒有所焦慮,預計今年可能是一個比較正常、常規節奏上的“小陽春”,市場情緒、房價等方面應該屬于可控范圍。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梁楠表示,蘇州樓市“小陽春”存在一定的預期,但受疫情的不確定性影響,疊加當前房地產市場觀望情緒仍然存在,蘇州今年的樓市“小陽春”或會延遲到來,且市場熱度大概率不及去年同期。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研究總監陸騎麟也認為,今年隨著房貸利率的下調及政策調整,市場底部逐漸明確,然而由于疫情的影響,預計蘇州購房者需求熱度出現下跌。不過從各地疫情的發展情況來看,都能在短期內得到控制,如果房企后續加大供應,3月的蘇州樓市“小陽春”還是可以期待的。
疫情后樓市有望出現階段性復蘇,購房需求或升級
如果不局限于“小陽春”,展望蘇州今年整體樓市的走勢,其又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
對此,李霄霄指出,考慮到蘇州市場會存在部分積壓的購房需求,疊加樓市調控導向階段性調整窗口來臨等因素,預計蘇州疫情結束后市場將出現階段性復蘇,成交量有望回升,但全年尤其是下半年商品住宅市場形勢依然不樂觀,需結合未來政府政策的變化及力度來進一步研判。
不過,在中指研究院蘇州分院分析師金珂看來,雖然突發的疫情使蘇州2月開盤潮暫時失約,但蘇州樓市復蘇仍有希望,“樓市的冷暖主要還是取決于樓市政策和金融環境等其他因素,預計今年上半年蘇州樓市還是會逐漸有所回暖,更多純新盤也會選擇適時入市。”
“蘇州疫情之后,估計市場偏穩健,肯定沒有大行情,但往下跌的空間也不大。從新房去化周期來看,基本處于供求平衡的狀態。”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如是說。而梁楠分析稱,預計進入今年二季度,蘇州樓市熱度或將有所回升;從房價方面來看,由于蘇州樓市調控政策較為嚴苛,預計房價水平整體保持平穩,不排除小幅波動的可能性。
事實上,蘇州作為長三角區域的核心城市之一,產業發展動力強,常住人口穩定增長,這為樓市的穩定提供了基本面。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認為,在面對特殊事件沖擊時,短期受到影響是確定的,但蘇州樓市的需求并不會消失,而是短時間被壓抑,隨后還將釋放;值得關注的是,在疫情之后購房需求甚至還將有進一步升級的趨勢,對品質居住的需求更高。
“從數據來看,2017年-2019年蘇州市新建商品住宅的套均成交面積大約是110平方米,而最近兩年套均面積增長約了10平方米,可見其購房需求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潘浩稱,不論是居住面積還是居住品質,此類需求升級的趨勢或仍將持續。
新京報記者 張曉蘭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