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一身疲憊的李亞玲結束了一天的抗疫任務剛到家,接到單位微信工作群通知,“明早4點30分到醫院集合,醫院派遣30名醫務人員到昆山張浦鎮支援核酸檢測采樣任務,請接到通知的同志準時到達。”
李亞玲是太平街道衛生院婦產科主治醫生,也是一位核酸采樣“老手”。區域核酸采樣、上門服務采樣,各個核酸采樣任務環節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李亞玲和丈夫劉立華是雙職工家庭,在李亞玲忙碌的同時,丈夫又要值守在醫院發熱門診崗位,因此,家里上初一的女兒便無人照顧。得知明天要支援昆山核酸采樣工作,而丈夫劉立華正好又要在醫院值班,李亞玲便如往常拿出了家里準備好的方便食品對女兒說道:“小不點兒,這里有兩份‘豪華套餐’供你明天的伙食了。”
“亞玲,名單上看到明天你要去昆山支援,孩子中午來我家吃飯吧,我家老人可以做飯,有后援團,別讓孩子總吃垃圾食品。”婦產科護士長顧曉群發來微信說。“亞玲姐,我知道你今天采樣回來會很晚,我給你打了飯菜,在辦公室桌子上,記得熱了吃。”同事陳丹總是留言說。“明早早飯有熱乎的包子和豆漿,出發前大家都領一下,不要空肚子出發!”“給大家配備了暖寶寶,明早氣溫很低,有需要的同志去行政三樓領取,大家辛苦了。”醫院微信群里一條條通知著......
每天的工作的確很辛苦,有時還要頂風冒雨上門核酸采樣,但每當看到這一條條信息時,李亞玲總會感覺到一股暖流在心間流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玉琴 通訊員 李妍
校對 李海慧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