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10:00,上海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市商務委主任顧軍,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介紹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蘇州為上海病人建方艙醫院?
鄔驚雷回應:不實!
日前,網傳蘇州將收治上海新冠肺炎病例,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今日在疫情防控發布會上表示,“3月25日網上傳蘇州專門為上海病人建方艙醫院,這個不屬實,主要還是上海目前自己做的。”
上海7個場所已改建完成集中隔離收治點
今啟用世博展覽館臨時集中隔離收治點
鄔驚雷介紹,這些集中地點,無論是原來傳統的醫療機構或者臨時改建的臨時集中隔離收治點,都是由專業團隊來做的。
根據國家新冠肺炎病例分類救治的診療要求,上海已經啟用后備定點醫院及建設集中隔離收治點,目前已在瑞金醫院嘉定院區、華山醫院寶山院區、周浦醫院、長興人民醫院、閔行體育館、嘉定體育館、嘉定嘉荷新苑人才公寓等7個場所完成改建,用于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的集中隔離。3月26日,本市還將啟用世博展覽館臨時集中隔離收治點。
鄔驚雷:三級綜合醫院、兒童專科醫院急診、
發熱門診不得隨意停診
有市民反映,因疫情防控的原因,一些醫療機構急診等部門接診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后不同程度暫停服務,給患者正常就醫造成不便。
鄔驚雷介紹:為進一步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最大限度減少疫情防控對人民群眾正常就醫的影響,我們要求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采取科學、規范、合理的防控措施,不能因疫情處置對醫療機構一關了之、一封了之、一停了之。
要根據綜合研判醫療機構的疫情風險,科學精準地提出疫情封控建議,精準劃定封控范圍,按規范開展環境消殺后立即開診,對急診、發熱門診、透析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孕婦分娩室等,“非必要不封控”,建立健全備用區域應急預案,設立緩沖病房和緩沖區域。要加強對封控區居民的醫療保障,醫療機構要做好與地區對接,提供綠色通道,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癥患者搶救制度,確保急危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救治,特別是三級綜合醫院、兒童專科醫院的急診、發熱門診等不得隨意停診,做好各種人員的個人防護和資源調配,確保服務不中斷。
有傳言上海幾個大的批發市場關閉
上海主副食品供應如何保障?
有傳言上海幾個大的批發市場因為疫情影響關閉了,不少菜市場也受到影響,目前上海主副食品供應如何,采取了哪些保供措施?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顧軍介紹:為了更好地保障交易場所人員安全、環境安全、交易安全,按照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本市部分批發市場和菜市場暫停了交易或調整了經營時間,加強了場地消毒和人員核酸檢測。為了盡可能減少對市場供應的影響,我們已經啟動了應急預案。比如,江橋批發市場已調整到備用場地,江楊農產品批發市場調整了交易品種和時間。
這部分市場的調整營業對全市主副食品的貨源供應影響還是比較有限的,目前全市主副食品供應貨源充足,品種豐富。
根據監測,3月21日至25日,蔬菜批發交易量約4萬噸,日均近8000噸;豬肉批發交易量4000多噸,日均超800噸。3月22日、23日因為部分批發市場配合核酸篩查和場所消毒,肉、菜交易量有所收縮,但因為相關舉措及時跟上,從24日開始,交易量就已經開始逐步恢復了。
在保障全市主副食品供應方面,我們的工作重心很明確,就是保貨源、抓防疫。在貨源組織方面,本市蔬菜、豬肉的貨源還是比較充足的,重點批發市場的蔬菜日周轉量穩定在6000噸以上,略高于平日水平,在江蘇、山東、廣西、福建、海南、云南等產地可調運田頭儲備蔬菜2.1萬噸。豬肉來貨穩定,每天交易后仍有余量。肉、菜貨源有保障。比如,蔬菜集團加大產地貨源對接力度,從山東、江蘇調運番茄、黃瓜,從湖北調運長白蘿卜,從云南、海南調運辣椒、刀豆等花色品種蔬菜。為保障交易,各部門通過建立溝通機制和發放通行證等方式,推動跨省物流暢通。
在疫情防控方面,我們制定了全市批發市場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案,采取各種措施,全力保障交易場所的正常運營。比如,重點批發市場經營人員和服務人員實行輪班輪休制度;各區菜市場、超市賣場、電商平臺等保供企業開展批零對接,減少人員聚集和流動;支持轉變交易方式,改對手交易為線上交易,集采直供;重點批發市場加強場地分區分片管理和人員分類管理,駐場人員閉環管理,集中居住;場內人員佩戴口罩、面屏、手套“三件套”開展交易。
另外,針對部分封控小區出現階段性生活物資供應緊張和配送較慢的情況,我們已經會同相關部門建立起保障協調工作機制。在市級層面,實行重點保供企業兜底機制,由百聯集團、光明集團對接相關區,提供兜底保障。在區級層面,主要是落實各區屬地保障責任,盡最大的努力保障封控小區生活物資供應。
市民生活必需品、主副食品不好買
上海如何“保供穩價”?
市民擔心現在生活必需品、主副食品不好買,還可能會漲價。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介紹:近期,市市場監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保供穩價工作的總體部署,加強對重要民生商品和防疫用品的價格監管,運用行政指導、約談警示、承諾整改、行政處罰等監管方式,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具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根據封控區域變化,動態調整監管重點。3月11日以來,連續下發文件,要求各區市場監管部門根據封控管理區域變化和市場價格波動情況,對監管重點區域、重點對象和重點內容進行動態調整。把農產品批發市場、封控社區的周邊菜場、臨時售菜點等作為重點區域,把線上經營者作為重點對象,加大價格巡查檢查、政策宣傳和提醒告誡。截至3月25日,全市共出動價格執法人員15284人次,檢查相關單位24418戶次,發放提醒告誡函19292份。對檢查中發現經營者明碼標價不規范等問題已督促整改。
二是加強部門聯動,合力守護“菜籃子”。建立保供穩價工作機制。一方面,共享價格監測信息、保供信息和監管信息;另一方面,強化風險研判,共同研究、會商工作措施,增強保供穩價合力。各區市場監管局也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街鎮社區的溝通。比如徐匯、普陀、浦東、閔行、松江和奉賢等區局都成立了保供穩價工作專班,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和價格平穩。
三是出臺《指導意見》,堅決打擊哄抬價格行為。昨天,我們與市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認定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與人民群眾生活最為密切的糧油肉蛋菜奶等基本民生商品和口罩、抗病毒藥品等防疫用品,作為指導意見調整的范圍,同時意見還明確了哄抬物價行為認定標準,以同一商品或同類商品日常進銷差價率作為比較基準,明確規定經營者銷售商品的進銷差率,不得超過自身3月13日至19日期間,同一商品或同類商品的最高進銷差價率,如果超過了,經我們查實就可以認定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一旦構成,市監部門將依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責令市場主體整改,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對沒有違法所得的,最高可處300萬元罰款。對情節特別嚴重的,市監部門將責令其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營業執照。
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加強部門會商與聯動,持續開展價格日常巡查和提醒告誡,及時處理舉報投訴,妥善回應社會關切,嚴厲打擊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好市場價格秩序。
資料:上觀新聞
編輯:黃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