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江蘇同里,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那個白墻黛瓦的千年水鄉古鎮。殊不知,在古鎮外十二公里處還有一處天然的原始叢林,這就是被稱為蘇州的“生態之腎”同里國家濕地公園。當進入公園時,你會看到成片的濕地、高大的森林、茂密的竹海、還有那成群結隊的野鳥。周未帶上家人走進這么片純天然的氧吧,遠離都市的繁雜,徹底的放空自我,也給孩子一次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機會。
據當地導游介紹,同里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1142.7公頃,濕地覆蓋率達88.52%。擁有淡水湖泊、草本沼澤、森林沼澤等多種濕地類型。園內已建成水杉林、竹園、枇杷園、魚塘等旅游景點。
也許有人會問,同里為何會有如此大片的原始叢林?那得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據史料記載,同里地區最早是一片汪洋,隨著太湖的形成,這里逐漸成為了一片內陸沼澤。后來慢慢的有農家在這定居,種植農作物,當時的同里國家濕地公園叫肖甸湖。
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這片茂密的濕地忽然蔓延血吸蟲,這些如幽靈一般的家伙寄生在釘螺,開始大面積的傷害到人和家畜。由于當時的醫療條件比較差,導致許多的人畜死亡。
為了徹底消滅這些害蟲,決定把整個肖甸湖用土填埋。當時在這里上山下鄉的知青在填埋的土上,親手栽種了這片樹林。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生長與保護,這里不僅形成一個濕地森林,還形成了自成一體的動植物生態體系。
走進濕地公園,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的綠色。遮天的竹海深邃茂密,一條平整的石板路通向竹林深處,你仿佛都看不到它的盡頭。這個季節是竹筍冒尖的時候,一棵棵高大的竹筍不僅讓小朋友覺得好奇,很多未見過毛竹生長的年輕人也感到很好奇。
走過竹林,前面是郁郁蔥蔥、遮天蔽日的森林區,這里有成排的水杉林和香樟樹。高大茂密的樹林也成為鳥兒最佳的安身處,據說這里生活著165種鳥類,其中省重點保護鳥類就有79種。這里同時也成為觀鳥的絕佳地。
當然你還可以在銀杏碼頭坐上蘇式傳統的搖櫓船,泛舟在這片原始濕地。兩岸景致變換,如時光倒流,返璞歸真,恍若與世隔絕,只有這幽幽叢林與爭鳴的百鳥相伴。這么大面積、這么美的環境,票價卻只要20元,也許是少為人知,景區游客稀少。
每當周末節假日,家長們首先會想到帶孩子去游樂園,然而他們卻忽視孩子其實更向往大自然。這里的一切有那么多的未知,那么多的新奇,那么多的溫情......走進自然、感受自然、擁抱自然,來同里國家濕地公園,你和孩子都會愛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