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太湖新城規劃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太湖新城規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正式發布。
《行動計劃》瞄準“世界級創新湖區”發展愿景,圍繞“科創圈帶重要節點、數字經濟發展核心承載區、城市高端功能區、城市新中心”發展定位,提出秉持統籌協同、生態優先、產城融合、以人為本、文化彰顯基本原則,明確了太湖新城三年內各項規劃建設任務。
(資料圖片)
《行動計劃》貫徹
從目標到行動的整體工作框架
提出了七大重點領域行動計劃
20項具體任務
在規劃協同上
↓
強化規劃總控,通過高質量的專項規劃、詳細規劃,精細化指導項目落地,為打造適應未來城市發展提出指引,實現產業升級迭代,提升空間復合利用水平,打造科創引擎和城市標志性名片,完善片區功能。
在加快更通達的
道路交通系統建設上
↓
加快推進道路交通建設,縫合吳中、吳江,向東與工業園區直至上海連接,以交通為支撐,真正使太湖新城深度融入區域發展大格局;
加強片區間交通聯系,研究建設水上巴士碼頭等交通設施的可行性;
提升內部路網服務能力,打通區內斷頭路、加密支路網、打造濱水景觀道;
加快推進軌道建設,同步進行站點周邊TOD開發。
在錨定城市級名片的
重點片區打造方面
↓
加快花港灣建設,推進吳淞江水利工程,加快重大科創平臺和城市公共功能建設;
打造木林村科創人才社區,融入科創功能,延續傳統江南水鄉特征;
提升吳江、吳中中心區活力;
加大高端服務業功能引入,提升太湖新城功能要素、人才集聚度,促進產城融合,帶動城市活力提升。
在完善公共服務設施
布局和建設上
↓
提升建設一批優質教育、衛生、文旅等市級公共服務設施,積極推動市級優質資源向新城導入和共享;
加快配套項目建設,完善商業、文化、體育、旅游度假等配套設施,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進一步提升城市活力。
在推進產業載體
和產業項目建設上
↓
培育建設科創載體和創新村落,利用吳中毗鄰太湖的20個自然村落,植入文旅、辦公、科創等功能,吸引多元人群與活力產業入駐;
推進一批重要產業項目進度。
在推進綠色城市
智慧城市建設上
↓
加強城市韌性電網、智慧電網、儲能、電動汽車充電樁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智慧大腦建設,有序開展基礎設施智能升級;
推進生態修復及整治,提升入湖河道水質。
在提升片區環境品質方面
↓
打造世界級濱湖岸線魅力,策劃多樣性的水上、岸上活動,貫通沿湖步道,持續完善碼頭、游憩設施等配套建設,打造濱湖客廳,形成環太湖科創圈的門臉;
塑造都市公共型濱水空間和具有地區特質的生活場景;
提升公共空間品質,優化濱水區、中心區等重要公共空間環境品質,形成一批品質提升項目;
優化市政設施布局,提升街道和濱水空間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