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親訪友、增添年味、討個彩頭,市民采購好不熱鬧;加緊生產、暢通物流、延時營業,廠商保供馬不停蹄。春節臨近,蘇州的“老字號”,從生產到銷售,呈現一派忙碌景象,在輸出美味的同時,將蘇州的傳統文化傳遞到了五湖四海。
【資料圖】
傳統又出新
“老字號”銷量持續走高
“一、二、三、四、五……這里有十盒了。還有那一款,再幫我拿八盒。”昨天上午,姑蘇區觀前街黃天源門店,顧客羅小姐將裝好袋的糕點往柜臺旁一字排開。她來自安徽,回老家前,她專程開車來到觀前街,為老家的親戚朋友帶點蘇式年味。羅小姐身后的柜臺前,等待選購糕點的顧客隊伍足有三十米長,一直排到了店門外的街上。
不僅黃天源,采芝齋、稻香村、葉受和、陸稿薦等蘇州的“老字號”門店內,同樣擠滿了“采購大軍”。在采芝齋,最受顧客歡迎的仍是傳統主打產品蜜餞和糖果,顧客在采購的同時,還能透過櫥窗,一覽“蘇州時代工匠”現場制作松仁粽子糖、芝麻薄皮糖等傳統小吃。而柜臺上,最受“老蘇州”追捧的當屬敲扁支酸、蘇式話梅和清水陳皮這“三件套”。“蜜餞當中這三款賣得最火了。”蜜餞柜臺的店員介紹。
蘇州稻香村門店也有技藝展示,隨著櫥窗內一盤盤松子細餅、清水玫瑰、棗泥麻餅等新鮮出爐,頓時香氣四溢,不少顧客正是被這香氣吸引到了店里。那一盤盤剛出爐的點心,可以單個零售,可以稱重,還可用禮盒打包,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松子細餅、清水玫瑰和棗泥麻餅,是蘇州稻香村初創時延續至今的三款主打產品。“清水玫瑰一直賣得很好,150個一盤,一天能賣七八盤。而碧螺春茶酥的銷量還要好,是它的兩倍。”蘇州稻香村連鎖管理公司運營總監沈輝所說的碧螺春茶酥,屬于稻香村的新品之一,“傳統產品重油重糖,現在根據消費者口味變化,已經有所改良,新推的碧螺春茶酥、黑金酥等,有顏值寓意好,適合更多消費者。”
在觀前街東頭的陸稿薦,為了方便顧客,將營業時間提前了一個小時,早晨7點30分便開門營業。“早上6點不到就有人來等著了。”在門店前,蘇州陸稿薦食品有限公司門市部經理葉建敏忙得連坐的時間都沒有。“生意可以說恢復到了2019年同期,一周前進入‘春節銷售模式’,一天比一天忙,比較搶手的有五香醬肉、蘇式拆燒、五香牛肉、蘇式熏魚、五香兔腿、蜜汁鵪鶉、豬肚子……”葉建敏表示,幾乎所有的品種都賣得很火。
提前準備
滿足節日采購潮
“前店”銷售火熱,“后坊”供應繁忙。蘇州市黃天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磊初步算了算,眼下門店的銷量是平時的8倍。“好在前期準備充分,原輔料都不缺,現在師傅們24小時加班加點生產,雖然部分供應商已經放假了,但我們有預案,供應不受影響。盡量讓寓意高高興興、團團圓圓的糕團滿足各地顧客的需求。”陳磊說。
蘇州稻香村同樣提前準備,從節前一個月起加大生產,并將門店品牌故事和蘇州園林文化等融入產品中,推出了寶玉酥、乾隆探店以及蘇州園林餅等新品禮盒。“公司全在加班,不僅節前不斷供,節后的銷售高峰,同樣能保供。”蘇州稻香村運營總監沈輝表示。
在采芝齋門店,蘇州采芝齋食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平煜介紹,采芝齋的蜜餞和糖果在線下線上同步銷售,從今年元旦開始,生產環節恢復到了正常狀態,并逐步加大力度,安排師傅們加班加點,確保供應充足。
在作為年貨采購主要場所之一的大型商超,“老字號”同樣銷售火爆。園區大潤發金雞湖店休閑食品課儲備課課長夏峰介紹,近期休閑食品銷量持續走高,其中太倉肉松等“老字號”同步走俏,讓門店感受到了蘇州傳統年味的市場吸引力,為此門店隨時都在補貨,并及時聯系倉儲確保供應。
自查加監管
食品安全“雙保險”
味道好,銷售旺,供應足,還要放心吃,在加大生產和供應的同時,食品安全工作不能放松。比如在蘇州“老字號”稻香村以及黃天源等,門店食品加工區以櫥窗或者監控等形式公開,師傅們全部戴上帽子和口罩,并做好手部清潔工作,確保“一粒米到一塊糕”全流程安全可控。
在企業加強自律的同時,今年春節期間,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節日期間食品安全監管特點,明確了重點檢查單位、檢查品種和檢查任務,建立了節日期間食品安全應急管理制度,聚焦重點業態、重點環節,制定應急預案,加大風險排查力度,并通過發布合規指引、發放宣傳手冊等,指導企業自查自檢,及時排除食品安全風險點。此外,在節日期間,市場監管部門還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確保節日期間食品市場安全有序。蘇報記者 葉永春 劉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