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蘇州虎丘法院異步審判模式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十一)》;電子訴訟全覆蓋建設試點獲評江蘇省“2020數字江蘇建設優秀實踐成果”;電子審務督察機制入選《江蘇法院2021年司法改革案例選編(二)》……近年來,虎丘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深入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和互聯網司法工作,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在智慧審判“蘇州模式”的基礎上,虎丘法院探索形成了以異步審判模式和全流程電子訴訟為主體,以電子審務督察、線上多元糾紛化解、區塊鏈金融速裁等運用為拓展的互聯網司法模式,實現了司法便民利民和審判質效雙提升。2020年至2022年,虎丘法院共受理涉互聯網知識產權糾紛,互聯網購物、服務合同,互聯網借款糾紛,利用互聯網侵害他人人格權糾紛等涉互聯網案件2203件。
(相關資料圖)
虎丘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吳萬江表示,虎丘法院將以專業、高效、便捷的司法體系回應數字經濟發展之需,推動互聯網審判專業化建設,積極構建互聯網裁判規則體系,不斷深化互聯網司法治理,構建更為開放、動態、智能的互聯網司法生態系統,以高質量互聯網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
探索互聯網司法裁判,推進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
近年來,虎丘法院積極探索互聯網司法裁判規則,不斷明確涉互聯網交易規則、行為規范和權利邊界,推進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
互聯網時代網絡平臺日益成為重要的市場主體,虎丘法院積極通過案件裁判,規范網絡平臺,培育數字經濟生態。在圣某某訴江蘇物美同城網絡科技公司確認勞動關系糾紛案中,以穿透性思維依法認定注冊為個體工商戶的外貿小哥與平臺站點構成勞動關系,規范網絡平臺用工,該案入選全國法院系統2022年度優秀案例分析。在牛某訴滴滴出行科技公司、滴滴出行科技公司蘇州分公司合同糾紛案中,依法支持網約車平臺封禁隱瞞案底的司機賬戶,保障公眾出行安全,該案入選江蘇高院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虎丘法院還對近年來涉及網絡貨運平臺的貨物運輸糾紛進行梳理分析。
網絡空間的特殊性對個體權利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虎丘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加大對公民肖像權、名譽權等人格權保護力度,同時引導規范互聯網言論,優化營商環境、護航企業發展。在固德威公司訴韓某名譽權糾紛案中,依法認定韓某應對其在微信上發布的侵犯原告公司名譽權言論承擔法律責任,有效維護了原告企業商譽。虎丘法院還對近年來受理的涉網絡暴力訴訟案件進行系統深度分析,發現涉網絡暴力訴訟案件主要集中于熟人之間、以微信等社交媒體為主要侵權載體、以線下發生矛盾為誘發原因,為此對合理規范網絡空間個人言論邊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網絡黑灰產涉及物料供應、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多個方面,在眾多網絡犯罪活動中扮演著推波助瀾的角色。虎丘法院通過司法裁判嚴厲打擊網絡黑灰產,維護清朗網絡空間。在龐某某詐騙案中,對虛構“環球幣”項目、詐騙92萬名被害人的龐某某,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3年6個月,全額追贓挽損近8000萬元,被江蘇高院作為亮點工作在全國法院打擊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推進會上進行交流。對行政機關處罰“刷單炒信”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行政非訴執行,規范電子商務領域市場交易秩序,助力互聯網經濟有序發展。在王某某訴徐某某委托合同糾紛案中,依法確認涉虛擬貨幣交易民事合同無效,投資交易造成的后果和引發的損失由相關方自行承擔,從民事裁判規則角度對網絡非法金融活動予以否定性評價。
打造互聯網司法模式,讓當事人少跑腿
虎丘法院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便于當事人訴訟和便于法院公正高效行使審判權為目標,積極探索適合非互聯網法院的互聯網司法模式。
為解決各方當事人線下物理距離較遠、不方便到法院參與訴訟等問題,實現糾紛高效便捷化解,虎丘法院依托蘇州智慧法院App、云晤等電子訴訟平臺,將立案、調解、審理、執行等全部訴訟流程及節點“搬到”線上,提供包括登記立案、卷宗查閱、遠程調解、在線庭審等全流程在線訴訟服務,讓當事人不用跑法院就能完成整個訴訟。虎丘法院還與轄區全部31家律所和轄區外5家律所簽署共同推進協議,引導律所配置參與專門場所和設施,通過宣傳片、自媒體等多種方式進行推廣全流程在線訴訟服務,為群眾提供普惠、精準的互聯網司法服務。
為了拓展訴訟時空范圍,方便當事人,虎丘法院還創建異步審判模式,自主研發異步質證線上審判平臺,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可在線上傳電子化訴訟材料,隨時、自助地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庭前證據交換,平臺自動生成異步質證報告,引入電子卷宗供法官查閱,并可直接引入庭審筆錄使用。這一模式中,訴訟參與各方無須同時在線,即可在庭前采用線上非同步、非實時方式進行證據交換和質證,當事人可以靈活選擇參與時間,法官和法官助理也可以不受排期的限制,充分利用各方主體的碎片化時間,實現了訴訟參與突破時空限制、審理環節無縫銜接、實踐運作規范有序的良好效果。
虎丘法院加大信息技術在審判管理和作風建設領域的應用力度,打造電子審務督察機制,以“無紙化-集約化”辦案模式抓手,對辦案流程節點在系統內設置辦理期限,形成線上標準化、可視化的辦案流程。依托信息化監管機制,由院庭長重點監管核心審判執行事務,集約化團隊負責人重點監管輔助事務推進情況,審判管理、督察部門重點監管院庭長履行監管職責情況和群眾投訴舉報處理情況,對互聯網審判執行全流程記錄跟蹤、提示催辦,進一步優化了互聯網司法作風。
與此同時,虎丘法院強化線上多元解紛、區塊鏈金融速裁,積極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通過“江蘇微解紛”“蘇高新公共法律服務”兩個線上平臺,構建“前端治理+網上調解+在線確認”的全鏈條線上多元解紛機制,推動實現基層多元解紛工作全流程在線辦理,以及協同化解糾紛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推動寧波銀行蘇州分行與中國金融認證中心合作,在互聯網金融業務發生時即運用區塊鏈進行電子數據存證,實現電子證據在線調取、數字化核驗、全周期留痕,相關案件平均審理天數僅為 27 天。此外,對互聯網金融業務中送達條款、管轄協議、格式條款等內容進行合理評估,指導金融機構整改、優化相關合同設計,助力防范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
標簽: 訴訟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