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公路學會養護與管理分會日前揭曉“公路行業養護工程創新案例”評選結果。蘇州申億通智慧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億通”)憑借《春申湖快速路隧道全壽命周期智慧運管》從180余項案例中經過初評、終評后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
春申湖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屬省重點工程,西起相城區S228黃橋互通立交,過相城區主城區后穿陽澄湖連接工業園區,全長16.56km。由“四橋三隧”組成,其中隧道總長10.9km,主線按城市快速路設計,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擁有國內首條超長、超寬、超深、非對稱穿湖雙層疊加城市隧道,結構構造特殊,設備設施數量眾多,運行以來單條隧道日車流量最高9.6萬輛,交通運營壓力大,應急通行保障要求高。
面對龐大設備設施量和復雜的運維數據,傳統養護管理難度極大。為此,隧道運營養護單位申億通以新建春申湖快速路隧道運營為基點,利用物聯網、BIM、大數據等技術,構建“城市隧道全壽命周期智慧運管平臺”。
據了解,該智慧管養平臺通過智能攝像機對突發事故(拋錨、追尾等)、非機動誤入、拋灑物等智能識別秒級反應并彈窗語音提醒,同時和交警部門建立有效聯動機制,實現快速反應,高效保通。當出現突發異常事件(積水、失電、火災等)能夠第一時間彈框顯示事故位置、類型等信息,并根據預設應急預案提示一鍵處置,做到實時監測、遠程操控;還可實現城市隧道、綜合管廊等內信號薄弱問題,并利用健康監測等長期多維度業務數據整合并分析評價,能夠很好的輔助養護決策。
智慧運管平臺能夠對快速路上的車輛事故、逆行、行人穿越等突發事件進行動態感知,并自動開啟語音預警,大幅度提升處理突發事件的速度和效率。現場人員作業后,相應的巡視記錄、作業記錄、路段養護記錄都會上傳至平臺內,為日后的養護作業提供參考。同時,通過長期數據整合,準確判定隧道實際使用性能并輔助養護決策,能夠為同類型隧道建設設計提供數據和經驗支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顧秋萍
校對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