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大城市都是人們的向往之地。歷史上,當上海、南京、杭州、蘇州、揚州等聞名全國時,周邊一些城鎮也常常被賦予“小上海”“小南京”“小杭州”“小蘇州”“小揚州”的美譽。
相比之下,另一種美譽則更為高調,那就是“賽蘇州”和“賽揚州”,它們常常出現在一些民間順口溜中,如揚州江都流行“窮宜陵,富丁溝,小小樊汊賽揚州”的民諺。樊汊,也就是今天的江都樊川鎮,它在歷史上較為繁榮,成了百姓口中的“賽揚州”。樊汊并非“賽揚州”的孤例,江蘇還有“小小金沙賽揚州”“小小呂四賽揚州”的說法。揚州成為繁榮的象征,“賽揚州”則成為美化家鄉小鎮的最佳說辭。
(相關資料圖)
江北有“賽揚州”,江南也有相對應的“賽蘇州”,其中最負盛名的可能是“小小新場賽蘇州”。新場隸屬于上海浦東新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里曾經鹽業興盛,市井繁榮,有“浦東十八鋪,新場第一鎮”的美譽。
“賽蘇州”可能比“賽揚州”更常見,上海市另一個歷史文化名鎮南翔鎮也有“小小南翔賽蘇州”之稱,華西村所在的江陰華士鎮,古稱華墅,歷史上同樣有“小小華墅賽蘇州”的說法。甚至地處江北的海門常樂鎮——清末狀元張謇的出生地,也傳頌著類似的“小小常樂賽蘇州”。
揚州文昌閣
上海、江蘇流行稱古鎮“賽蘇州”“賽揚州”,浙江、安徽對小地方則有另一種美稱。在寧波奉化,盛行著“小小奉化城,大大西塢鎮”的說法。西塢古鎮曾繁榮一時,有“小寧波”之稱,“小小奉化城,大大西塢鎮”之說也應當是在這一歷史因素下產生的。
與此同屬一個樣式的還有“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鎮”“小小昌化縣,大大河橋鎮”。甚至一個村、一條街也要與府城、縣城去“較量”一番,于是長三角地區留下來一系列與此相似的豪言壯語,如“小小衢州府,大大姜家塢”“小小績溪縣,大大仁里村”“小小祁門縣,大大六都村”“小小溧陽城,大大前馬村”“小小休寧城,大大萬安街”等等。
最有趣的要算浙江黃巖了,當它與臺州相比較時,就成了“小小臺州府,大大黃巖縣”,當它遇上土嶼府這樣的村鎮時,畫風突變成“小小黃巖縣,大大土嶼府”。在這兩句民諺中,臺州府城比不上黃巖縣城,黃巖縣城比不上土嶼府這一村莊。
蘇州閶門
村莊、鄉鎮無法與大城市抗衡,但是這些被民諺拔高的鄉鎮、村莊也絕非一般的小地方。比如被視為“賽蘇州”的新場、南翔均為上海市著名古鎮,華士鎮為江陰第一大鎮;有“賽揚州”之譽的金沙,已是南通市通州區中心城區,呂四則是啟東的第一大鎮。至于姜家塢、六都村、前馬村等也都是小有名氣之地,只是在民諺中存在過譽的情況。
過譽的情況在大城市的相關口號中也同樣存在,鎮江的“天下第一江山”,南通的“近代第一城”,馬鞍山的“江東第一城”,蚌埠的“千里江淮第一城”等等均是如此。誰人不夸家鄉好,在這些直白的話語中,飽含著對家鄉的殷切期盼,對鄉土的美好祝福。黃浪
【“江南溫故”系黃浪先生為紫牛新聞“微史記”頻道開設專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