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俗話說,谷雨三朝看牡丹,此時鹽城市亭湖區便倉鎮枯枝牡丹園內的牡丹已進入盛花期。微風拂過,不僅吹得滿園的花朵搖曳,也吹暖了“花經濟”。
坐落于千年古鎮便倉的枯枝牡丹園是鹽城新十景之一,便倉枯枝牡丹歷經700余年,以其枯枝綠葉、色艷香濃和奇、特、怪、靈的獨有風姿而享譽中外,被稱為江蘇奇花和中國一絕。
便倉鎮枯枝牡丹園里萬株牡丹競相吐蕊,風姿綽約。放眼望去,姹紫嫣紅,行步其間,淡淡清香縈繞。眾多的書畫家、作家、攝影愛好者聞香而來,采風寫生,好不熱鬧。眾多游客更是應和花時來此打卡,人們沐浴在陽光里,陶醉在花園中,感受著春天的氣息。
游客饒蘇云說:“早就聽說枯枝牡丹的奇、特、怪、靈,今天終于眼見為實了,值得細細品賞。”
在便倉枯枝牡丹園的主園里,28株枯枝牡丹爭奇斗艷,其中2株744年株齡的紫袍和趙粉,更是分外吸睛。人們在賞花中感受其厚重的歷史和人文底蘊,品味那美麗而又神奇的傳說。
“便倉枯枝牡丹季”的到來,不僅掀起了春日踏青游玩的浪潮,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在牡丹園內外,特色小吃、文創、服裝等攤位集聚,文娛活動紛紛登場,全方位滿足了游客多元化需求。
據了解,便倉枯枝牡丹栽培與文化系統已入選江蘇省第二批省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作為省三級園林,便倉枯枝牡丹園的反季節栽培技術較為成熟,推廣輻射全區及周邊地區后,帶動了全市牡丹產業發展,僅本鎮農民增收就達2000萬元。
(《零距離》記者/路輝 鹽城臺 編輯/高若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