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夜經濟的繁榮彰顯著城市的活力。華燈初上,清風微涼,4月25日晚上6點多,位于宿豫區的宿遷國際購物公園的“大運河夜市”熱鬧起來。
各式各樣的攤位上擺滿了特色美食小吃、百貨商品、鮮花綠植、兒童玩具、服裝鞋帽等,吸引了大量周邊居民前來逛攤。攬客的吆喝聲、歡聚的談笑聲讓整個街區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
“以前要跑很遠去買東西,現在下樓就可以買到,特別方便。果品蔬菜、生活用品的種類都十分豐富。”市民朱勁松告訴筆者,明顯感覺到“煙火氣”回來了。
凝聚城市“煙火氣”,解鎖經濟增長新亮點。近年來,宿豫區深度挖掘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圍繞“夜購、夜食、夜游、夜娛、夜讀、夜健”等主題,融合宿遷運河文化,推出多項活動,將“大商圈”與“小集市”同步推進,發展運河夜經濟,提升市民游、購、娛、行等方面的綜合體驗,滿足市民多樣化消費需求。
“以前大家都在別的地方‘隨機’擺攤,現在在城管部門的統一規劃下,整潔有序。”攤主曹春柳介紹說,在這里,有固定擺攤的位置,每個攤主自備垃圾桶垃圾袋,保持好環境衛生。
按照市區統一部署,今年宿豫區實施了便民服務“春風”工程,會同街道、社區、物業管理方利用宿遷國際購物公園前的空地,引入流動攤點,開放夜市和集市,激活周邊商業氛圍。在管理上,明確了外擺范圍、環境衛生、安全預案、經營時段等,妥善處理環境衛生和噪聲污染問題,在活躍街面市井氣、煙火氣的同時,保證市容干凈有序。
“支付寶到賬18元。”“這個好吃再要一串。”“老板幫我多放點辣椒。”……在一家燒烤攤位前,攤主李師傅將一份烤好的魷魚遞到市民手中,耳邊不時響起支付寶收款的提示聲。“自從‘大運河夜市’開了之后,我每天晚上固定到這里來出攤。現在每天有四五百元的收入。”李師傅笑著說,自打在夜市里擁有了固定的攤位,收入就變得穩定了。天氣慢慢暖和,他相信生意會越來越好。
據物業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該夜市共有兒童玩具流動攤點30個、服裝百貨類86個、美食65個、菜市場雜貨攤點220個,合計安排流動攤點401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