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您的消費已達到100元,按照我店的規定,可以到臨界食品專區免費任選一袋食品。”近日,在泰州姜堰區吃貨聯盟食品店內,店主李先生正在熱情地接待顧客。“臨界食品專區”的提示很醒目,店堂內到處張貼著“制止餐飲浪費”“厲行勤儉節約”的宣傳標語。
“這種快過期的食品能吃嗎?”有顧客不放心。“當然能,每袋都有檢測合格報告。”李先生說,這是該店為了避免食品浪費搞的惠民活動。“以前食品過期后,只能下架銷毀,讓人心疼,我們就設置了這個專區,既杜絕了食品過期,又避免了餐飲浪費。”
“這家店曾經被我們食品安全‘紅黑榜’中的‘黑榜’曝光過,現在成了守法經營的‘宣傳員’。”姜堰區市場監管局城區分局一名工作人員說,前段時間,他們例行檢查時,發現該店某袋裝食品抽檢不合格。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對于該類食品,可以根據經銷商提供的進貨憑證,溯源對供貨商或生產商進行處理。不過,該店卻拿不出,未能履行索票索證的主體責任。為此,該店被姜堰區食品安全“紅黑榜”處理曝光,銀行也對該店實施了聯合懲戒,暫停其電子支付平臺使用權。該店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將問題整改到位,同時主動向消費者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制止餐飲浪費”的良好風尚。不久,該店通過了市場監管部門的復查,從“黑榜”中銷號,并完成了企業信用修復。
為進一步做細做實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姜堰區市場監管局制定了食品安全“紅黑榜”制度,將各商家的上榜情況定期向社會公布。“我們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曝光商家,而是通過‘紅榜’和‘黑榜’、好和差的對比,推動壓緊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兩個責任’的落實。”姜堰區市場監管局局長仲劍說。“紅榜”單位得到了鼓勵,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其他食品經營主體重視食品安全管理,共同制止餐飲浪費;“黑榜”單位受到“教訓”后,會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其“不光彩”的經歷也會對其他食品經營主體形成威懾,從而從源頭上避免食品安全事件和餐飲浪費現象的發生,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