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徐州市堅持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落細落實省下達的30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
“去年采用復合種植模式后,大豆每畝產量110公斤、玉米畝產600公斤。”賈汪金秋家庭農場負責人李長山介紹,這一模式將發揮高位作物玉米的邊行優勢,擴大低位作物大豆的受光空間,在同一地塊實現大豆玉米和諧共生、一季雙收,可以比常規種植模式“多收三五斗”。
今年省下達徐州市大豆玉米復合種植任務30萬畝,比去年15萬畝增長一倍。徐州市通過政策推動、宣傳發動、典型帶動,及早將30萬畝種植任務明確到主體、落實到地塊。目前,96個鎮的近5000個種植主體計劃種植約30萬畝。組織專家制定《2023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工作技術指導意見》,實行分片包干指導制度。采取線上線下方式,分層分批實現農技推廣人員、各類種植主體、農機手培訓全覆蓋,目前已培訓22期、6000余人次。全面提高農機具數量和服務水平,建立機具保障工作調度機制,強化供需對接,全市已備復合播種機1010臺,其中現有580臺、新購置150臺、新改裝280臺,可以滿足全市播種需求。
記者了解到,實際工作中,徐州市在推廣復合種植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部分種植大戶反映常用的復合肥、尿素、大豆種子等生產資料價格略有上漲,大戶對種植收益期望值偏高,同時也存在綠色防控技術缺乏、農機裝備不配套等生產難題。
“通過強化規模連片,強化示范帶動,全力提升各類主體種植積極性。”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處長孫青磊介紹,去年以來,徐州市依托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打造一批高產攻關田,集成組裝良種良法、集中展示高產典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推動攻關方、示范片建設,示范帶動大范圍均衡增產。睢寧縣雙溝鎮示范片玉米平均畝產675公斤、大豆平均畝產155公斤,獲得全國高產競賽帶狀復合種植“金豆王”稱號。新沂市、銅山區探索了整村、整組推進模式,集中人財物力,保證面積落實、技術到位。
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浩表示,今年徐州市將認真總結推廣去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經驗 ,優化大豆、玉米品種選用和行比配置,發揮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推廣工作專班作用,完善分級負責、科技支撐、分工協作、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推動技術入戶到田,確保各類主體能種、會種、種好,努力提高單產、質量和效益,確保實現“玉米基本不減產,增收一季豆”目標。
(來源:徐州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