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產業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不斷打通技術人才晉升通道,切實加強產業工人技能培訓工作,激發產業工人創新活力,為經濟發展匯聚新動能。
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企業肩負著主體責任。走進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軋鋼廠四軋車間,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技術員徐守超正在與同事一起調整機器的精度參數。他告訴記者,近幾年他向公司提出50多項改善提案,為公司創效達到400余萬元,公司在產改行動中也改善了員工上升通道,他最近剛被評為“一級技師”“改善達人”等稱號,工資增加了1600余元。
淮鋼是一個資產近百億、職工近5000人的大型企業。為鼓勵職工刻苦鉆研技術、提高崗位技能,近年來,公司從改革企業人事管理和工人勞動管理雙軌體制入手,打通了全體職工職業發展的技術、技能、管理“三通道”,讓產業工人賦能成長有“路徑”。同時還廣泛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能比武等活動,開展“小改小革”改善提案等群眾性創新活動,讓員工的智慧有用武之地,累計創效達9000余萬元。
人才留得住,企業才能發展得好。近年來,淮安持續強化平臺載體建設,開展各類企業員工職稱評審工作,近3年,全市中高級職稱申報人數達1531人次,中高級職稱通過率達90%以上。為功勛企業家提供在淮終身免費醫療待遇和專家會診VIP服務,為企業優秀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子女入學提供優質教育資源。
培訓是企業送給職工的福利,也是個人“充電”的方式之一。江蘇康乃馨織造有限公司在2016年組建成立了康乃馨商學院,專門為公司“人才孵化”提供平臺。記者在康乃馨商學院教室內看到,授課講師以“質量工具應用”為課題,圍繞認識管理工具、PDCA循環等方面,與學員們進行深度分享、熱烈探討。學院陳潛告訴記者,課程內容都非常實用,對于今后在產品提升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據了解,康乃馨商學院確立了高層能力培優、中層戰訓提升、基層以賽代練的指導方針,依托商學院先后舉辦大學生動力營、管理干部經理人班、專業碩士班、專題研討、職工大講堂等訓戰活動,每年累計培訓管理人員及職工3000多人,累計培訓人次超過10000課時,已成為康乃馨人才成長的“孵化器”和知識能力的“加油站”。康乃馨商學院院長儲誠禮表示,公司的產改工作為產業工人賦能成長鋪就了道路,也為公司造就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行業勞模、淮安首席技師等一大批優秀技能人才,為公司發展提供了堅持保障。
近年來,淮安結合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的實際情況,通過實施“英才名匠”培訓工程、推行“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計劃、開展“求學圓夢”行動,累計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8.3萬人次,發放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3.15億元,幫助4200多名農民工和一線職工實現學歷提升。結合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和社會力量,做好“英才名匠”培訓、高級管理人員研修班等各類產業人才專題培訓工作,舉辦了“英才名匠”培訓班23期,培訓人數2848人次。
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下一步,淮安將繼續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以多元化渠道激發產業工人創新活力,以多層次培養提升產業工人素質能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為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來源:無線淮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