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9日,“奮進的通州”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暨高質量發展基層采風活動走進南通市通州區金沙街道,媒體記者實地走訪調研南通市通州區金沙街道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問規劃、看產業、進社區、訪民生,沉浸式感受金沙街道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
金沙,又名“古沙”,意有“披沙揀金”之意,是通州城市發展的母胎和發源地,舊時有“小小金沙賽揚州”之說,如今的金沙,是具有濃郁水鄉特色、現代氣息和較高文化品位的現代化新型城鎮,當天,各級媒體記者一行參觀了肆葉重工、金北村、二級產業平臺、萬頃良田、天熹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等項目,近距離感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新氣象。
“我們現在所處太山村產業片區總面積約160畝,片區內涵蓋了3家規上服務業、3家汽車智能制造企業,初步形成了汽車上下游產業鏈,其中肆葉重工設備制造項目,是金沙街道一季度新開工的重點項目。” 工人頂著烈日分布在各個點位施工作業,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采訪活動的第一站,記者們就感受到了金沙街道的“馬不停蹄”。
在金沙街道金北村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建設試驗區,記者了解到,金北村探索“土地托管”模式,經過幾年的努力,全村土地流轉率達到84%,成立了4家專業合作社和11家家庭農場,有力推動了農業集約化、產業化發展。通過聚焦水稻種植這一傳統優勢產業,當地實施“好米富民”五年培育計劃,在品種培優和品牌建設上持續發力,先后注冊“緣粳粒”“思壽源”等12個商標,連續獲評“南通好大米”等榮譽稱號,現在已經與上海、蘇州等30多家食品企業簽訂長期供貨協議,在大潤發等連鎖商超設立銷售專柜,大米均價從2.2元/斤上漲到3.5元/斤,農民收入不斷提升。
金沙街道二級載體平臺策應南通高新區發展,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一主一新一智”產業定位,即“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智造”三大主導產業,招引專精特新和科創類、稅源型項目。今年以來,街道主要領導帶隊赴上海、蘇州、無錫、杭州、深圳等地區開展招商引資推介活動,目前已經簽約注冊5億元項目1個,10億元項目1個。在手在談重大項目7個,其中重點推進項目1個,為智能智造科創園項目。
緊貼民生才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在金沙街道天熹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等地,記者從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民生服務等方面,全方位領略金沙的特色優勢以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一窗綜辦”“全科化”服務是政務服務的要求更是辦事群眾的迫切需求,金沙街道為民服務中心設有26個窗口,承接區級賦權事項和公共服務高頻事項102項,涉及人社、計生、民政、殘聯、醫保、智慧養老、城管、市場監管、公安戶籍管理等9個部門。2021年,中心與南京堯化街道、常熟海虞鎮簽署了政務服務“跨市通辦”合作協議,兩地的便民服務中心,分別在實體辦事大廳開設“跨市通辦”服務專窗,通過線上線下、視頻連線等方式,為兩地企業和群眾提供 “就近辦”服務,金沙街道也成為南通市首個開通“跨市通辦”政務服務的基層街道。
南通市通州區金沙街道黨工委書記嚴巍
“隨著通州全區‘1+3+N’產業承載體系的建設,我們科學謀局、精準落子,二級產業平臺正扎實推進,金沙的產業版圖加速蝶變,產業發展體系逐步明晰,‘首善金沙’全面起勢、未來可期。”南通市通州區金沙街道黨工委書記嚴巍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通州區金沙街道積極融入主城發展,圍繞高新區“一主一新一智”產業定位,堅定不移走好“精一強二優三”的產業發展之路。2023年,街道持續深化“招商引資突破年”“服務企業大走訪”等活動,儲備優質項目15個,總投資20億元的赫聯南通智能智造科創園正加快協調推進,總投資5億元的肆葉重工設備制造項目已開工建設,多個重大項目突破為金沙的產業發展積蓄了前所未有的新動能。
(來源:江蘇廣電南通中心站/龔丹 編輯/高予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