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南通如皋舉行二季度項目簽約活動,集中簽約了27個項目,涵蓋人工智能、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裝備、汽車零部件領域,不僅前景廣闊、科技含量高,更與該市六大優勢產業鏈契合度高、發展前景好。
謀定而后動,篤行以致遠。一年前,如皋高新區開啟“一區多園”改革,布局滬蘇科創產業園、電子信息及泛半導體產業園、長壽未來農業園、軟件園四個專業化園區,并立足園區定位進行精準招商,順利招引落戶了省級重大項目霖鼎光學(江蘇)有限公司及不少匹配園區定位的科創型項目。
無獨有偶,去年下半年,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電力及智能裝備產業園,聚力加磅打造新型電力裝備產業集群,集聚了康瑞新材料、思源赫茲、如高高壓、祥源電氣等一批行業領頭羊。
(資料圖片)
從局部看全局,這座城市發展向前邁出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與地區定位相匹配的優質項目作支撐。2022年,如皋全年新開工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3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占比近1/4;5億元以下專精特新等高質量制造業項目12個,排名南通第一;省市重大項目全部開工建設,霖鼎光學等8個項目獲得2022年度南通市重大項目高質量建設獎,數量南通第二。
項目建設,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轉型升級的“強引擎”,如何啟動并為發展積蓄強勁勢能?如皋的答案,就在一個個項目從招引到投產的過程中。
“如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早、發展快,聚集了多家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企業,能幫助我們在產業鏈上降本增效、提檔升級。”落戶下原鎮的新能源電池結構件智能化生產項目,今年年初正式開工,項目負責人馮峰坦言,如皋與企業高度適配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是吸引他的重要因素。
做優自身產業鏈,用產業鏈的“虹吸效應”吸引企業紛至沓來,是產業發展的極佳狀態,也是如皋一直以來的追求。圍繞“3232”產業體系和六大優勢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堅持招大引強和培優育強并重,涌現了一批如斯堪尼亞、森松重工、金鷹產業園、思源高壓、勢加透博、卓遠半導體等行業龍頭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而這些“立鏈”大項目也成了招引同產業鏈項目的最大“賣點”。
如果說,不斷優化的產業鏈結構正讓如皋以產業鏈式招商,招引越來越多的適配好項目,那不斷擦亮的營商環境品牌,則是讓項目落戶的“定心丸”。
“如皋高效的審批、靠前的服務、豐富的城市功能、便捷的交通區位等營商環境優勢,是吸引我們持續加碼的關鍵因素。”在如皋二季度項目簽約活動上,江蘇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再次攜手,簽約了康瑞鈦合金金屬材料項目。“年初,康瑞實現了30天簽約、100天投產,刷新了重特大項目招引、審批、開工的如皋速度。”康瑞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亞松表示,這次的新項目一定能實現快建設、早達產。
將項目落戶在如皋的投資商們,從不吝嗇對這座城市的贊賞。在如皋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徐猛看來,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以更加優質的“如皋如意”營商環境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就是如皋“好評”如潮的秘訣。
從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等方面著手,如皋用心用情當好項目建設“店小二”,以優質高效的項目服務助推項目建設提速提效。“我們將牢固樹立‘用戶思維’,注重‘客戶體驗’,精準對接客商需求、高質高效靠前服務,全力營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發展環境。”如皋市委書記何益軍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