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南京高中校紛紛舉行“校園開放日”活動,為初三學生打造“高中生活體驗”,品嘗美味佳肴,體驗社團課程,還有學長學姐做導游參觀校園。
(資料圖)
走進南京市第九中學震旦校區,校園主干道兩邊展示著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動漫、文學、攝影社……體育館內,高三學生帶來“音樂SHOW”,有吉他彈唱,BBOX展示;各個課程基地,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科學等六大主題課程更是吸引大家報名體驗。
“這個教室是我們學校工程科學課程實踐基地,在這里可以體驗到不同的科技裝備,還有STEM的相關知識。”在STEM教室,科學老師帶著學生玩轉控制智能小車。星光基地負責人陳乾說:“今天體驗課就是讓孩子用ARDUINO來控制智能小車。ARDUINO作為創意比賽必須要接觸的,對于后期創意開發很有幫助。在全國中學生信息素養大賽中,我們有二十多人參賽,有11人獲得一等獎,還有幾個孩子參加國賽,等待他們的好消息。”
南京樹人學校初三學生劉錦栩說,這兩天跑了不少學校,除了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南京市第一中學,南京九中是他探訪的第三站。“我對科技很感興趣,就選擇了九中科技類的項目,金中河西的經濟課、一中的科學課也很喜歡。”
在九中東奇書苑,語文特級教師高西棟給學生們帶來《寫活細節的三把鑰匙》,生動有趣的講解,加上書苑古色古香的環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語文課堂。南京一中明發濱江分校學生陳盛毅說,很喜歡這種安靜的讀書環境。“就想上九中,九中這邊書香文化很好,剛才試了一節語文課,比初中老師講得廣。很喜歡這種氛圍,感覺特別好。”
逛累了,還可以去學校食堂品嘗美味佳肴。南京市力人學校學生殷果和爸爸一邊品著美食,一邊交流感受。“挺好的,我們剛從中華中學過來。正好利用這幾天放假過來看看,飯菜挺好的,孩子說比初中好很多。‘六大’‘八大’教學都差不多,就看進校后分的班,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殷爸爸說。
“今天也是我們震旦校區第一次打開校門接待家長。”九中校長張翼飛說,利用假期邀請家長和孩子進行校園親子游,可以讓大家全方位了解心儀學校。“今天我們在震旦劇場舉行了中考填報志愿講座,同時,孩子們更需要一種體驗,有物理課、化學課、英語課、語文賞析、數學課,希望他們可以自主選擇,感受九中老師的風采,體驗高中是什么樣的。”
6月24日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奧南校區、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南京市第十三中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6月25日南京市中華中學雨花校區,6月26日南師附中察哈爾路校區也將舉行開放日活動。
熱門學校紛紛擴招 今年南京中招志愿怎么填?
南京中考分數將在7月1日公布,今年,南京多所熱門高中擴招,加上部分學校啟用新校區,實行“一校兩區”,如何填報志愿更為重要。招生老師建議,分數公布前多多了解學校特色,填報志愿時拉開梯度。
根據2023年《南京市中考指南》,今年中考報名人數增加3700人,高中招生總人數增加4322人,其中普高招生總人數增加2510人。熱門學校紛紛擴招,包括南師附中擴招100人,金陵中學擴招100人,南京第一中學擴招100人,中華中學擴招130人,二十九中擴招20人,十三中擴招100人,南京九中擴招100人。
南京中招實行見分填志愿,且是平行志愿。南京九中校長張翼飛建議,分數沒有公布前,考生要多多和心儀學校溝通,按照梯度列出幾所備選學校。“每年分數線會有一些變動,我們建議考生要連續參考學校三年的分數線,找一個均值,再加上前面一些擴招學校,大致地算一下位次。比如說,你要填報第九中學,九中長江路校區大概8000~9000名,震旦校區1萬多名。每一個學校的評估位置在后期都會發生一點變化,大家可以密切地關注各個學校預測情況,當然這只是一個預測,最終還是由考生填報決定。”
“一校兩址”是利好 考生填報需理性
今年又有學校實行“一校兩址”招生。除了南京一中、中華中學、十三中已經實行“一校兩址”外,今年新增的校區有金陵中學江心洲校區,招生人數為380人;南京九中震旦校區,招生人數為400人;燕子磯中學邁皋橋校區,招生人數為300人;江寧高級中學福寧路校區,招生人數為288人。
南京九中校長張翼飛說,兩個校區對于各個學校來說是挑戰,對于考生來說,填報志愿是利好。“中考是ABC三個志愿,通常叫做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我覺得夠得上的沖一沖,也不要過高地去夠,因為沒有意義,相當于一個廢志愿。穩一穩和保一保B、C志愿,分差總體控制在5分、6分是比較合適的,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就是要填好指標生。對于一校兩址的學校,可以兩個校區都填報。有的兄弟學校有這種進入后面一個分數稍低的校區,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又能擠到前面校區就讀,我覺得對于孩子來講是多了一次機會。”
南京中考成績預計于7月1日公布。1日下午,在模擬填報升學志愿期間根據提示已登記手機號碼的考生和家長,可收到考生本人的中考成績和總分位次短信。中考志愿填報時間為7月3日、4日,考生在監護人的指導下,通過網絡填報升學志愿。
(江蘇新聞廣播/沈楊 通訊員/王艷飛 編輯/蔣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