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宿遷市宿豫區以打造鄉村全域振興高地為引領,統籌開展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改革創新等重點工作,全面推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一幅“糧食穩、產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生態宜居新畫卷正在宿豫大地徐徐展開。 宿豫區榮獲江蘇省2022年度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縣(市、涉農區)進位第一等次”第一名、省政府廳督查激勵(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評估第一等次等榮譽。
糧食安全保障有力 眼下水稻正處于分蘗期,也是促進秧苗個體健壯生育構造高產群體結構的關鍵時期。連日來,宿豫區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監測病蟲害生趨勢,現場“把脈問診”,助力水稻管護,為秋糧豐產打好基礎。
(相關資料圖)
種植戶楊桂洲說:“根據農技專家現場觀察給出的指導意見,我們現在通過無人機對稻田的紋枯病、螟蟲、稻飛虱進行防治,300多畝地用無人機防治半天時間就可以結束,保證田間水稻正常生長。現在種地比以前省事又省力,還有農技專家的科學指導,今年,又將是一個豐年。”
宿豫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堅持農地農用、糧地糧用。全區糧食種植面積、總產分別穩定在85萬畝、41萬噸左右,糧食單產連續10年保持全市第一。 產業水平不斷攀升 葡萄是宿豫區順河街道近年來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之一。近日,葡萄小鎮的葡萄迎來了上市。
在葡萄小鎮西片區種植園,在郁郁蔥蔥的葡萄樹葉子下,一串串密密匝匝的葡萄掛滿了架子,像顆顆瑪瑙惹人喜愛,讓人垂涎。 江蘇椿秋農業科技總經理孫朋說:“每年從7月1日起,葡萄開始陸續成熟,我們也開始銷售,成熟期一直持續到中秋節,陸續成熟的品種有夏黑、遼峰、中國紅、陽光玫瑰,葡萄長勢好、產量高,市場反饋也十分不錯。”
在園內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忙著將剛采摘下的葡萄分揀包裝,銷往各地。
據孫朋介紹,他今年種植500畝葡萄,畝產能達到3000斤,除了線下銷售,還采用線上直播帶貨,夏黑葡萄已經銷售過半。
宿豫區通過實施“雙十共進”工程(10萬畝綠色果蔬基地與10萬畝休閑觀光農業核心區),建成2000畝成方連片生態高效農業基地28個,沿六塘河生態富民廊道,打造順河一大興葡萄小鎮、曹集石榴和金銀花、順河梨園、陸集蘆蒿、仰化藕蝦、新莊果蔬、丁嘴金菜、大興瓜萎等9個特色產業園,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
宿豫區加快建設農業強區,圍繞“三片四帶”振興架構,聚焦精深加工型肉禽、標準化果蔬、優質秈米三大主導產業補鏈延鏈,培育區級以上龍頭企業63家(國家級2家,省級5家,市級25家)。2022年,7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銷售額達223.19億元,占全市58.25%,綠色食品產業鏈產值78.27億元,同比增長35.56%。
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和基礎,走進仰化鎮澗河社區荷香源水產養殖農場,200多畝的水面波光粼粼,電力塔、配電箱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養殖戶曾田中說:“我們水產養殖農場總面積280畝,合作社給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用水、用電、用人、用工都提供了幫助。現在螃蟹正在蛻4殼,從苗蟹到成蟹一共有5次蛻殼,螃蟹脫完5殼后就可以上市了,今年大概在9月中下旬能夠上市,預計能賣300萬元左右。”
為了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澗河社區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與荷香源水產養殖家庭農場達成村企聯建合作,以380畝土地,按照每畝1350元入股該項目,常態化帶動周邊群眾50余人就業,人均月收入可達3500元以上,同時,年底再按照總產值的5%進行二次分紅,為群眾增加不少收入。
“這個項目每年可為集體增收34.2萬元,預計今年澗河社區集體收入將突破500萬元。”仰化鎮澗河社區黨委書記朱冬流說。 宿豫區以“頭雁競飛”振興村集體經濟行動為引領,深入實施村級領辦、村企聯建、黨員帶富、返鄉創業“四類”項目建設,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200萬元,全市第一。
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仲夏時節,走進關廟鎮林河村,四通八達的鄉間道路貫穿村莊,灰墻黛瓦的農房整齊排列,清澈的池塘點綴其間,蔥郁植被倒映水面,宛如一幅山水畫。
村民施引自今年1月份領到新房后,便開始著手裝修,他十分期待裝修好入住的那一天。施引說:“目前房子裝得差不多了,想盡快裝完住進來,這里環境不錯,房子質量也可以。”
在房屋交付給村民后,村黨委堅持以農房改善為統領,持續完善公共配套、規范垃圾治理、提升綠化品質、建設生態河道,聚力打造居住舒適、生活便捷、環境宜人的水韻文化特色鄉村。
“創新搭建鄉村治理數字化平臺,實現村居信息‘一屏感知’,提高村務分析、預警和決策能力,同時,也將充分利用網格員以及積分制管理等手段,提高村居治理水平。”林河村兩委委員姜成宇說。
宿豫區實施新一輪農房改善計劃,累計改善農民住房條件2.87萬戶。完成農路提檔升級和“最后一公里”通達工程385公里,入圍2022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公示名單、全市唯一。持續鞏固“廁所革命”成果,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達99.9%,改廁進度全省第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始終保持在100%,實施“四水共治”行動,動態整治341條黑臭水體,生態河道覆蓋率達58%,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40%。建成省級美麗宜居村莊43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1個、省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鎮1個、示范村2個。
宿豫區組織實施農民持續增收提升行動,推進產業發展富民、就業創業富民、深化改革富民、政策保障富民,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激發農民增收動能。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405元,同比增長7.0%,總量、增速均位全市第一;城鄉居民收入比1.542,全市最優。宿豫農村呈現出村美民富的新面貌,譜寫出一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來源:宿豫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張泉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