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李巷村藍莓園
在南京溧水李巷村的一處藍莓園,有一位卷發、高鼻梁的“歪果仁”,他是來自德國的南京新農民馬克斯。4月17日,在江蘇省委宣傳部和省發改委聯合開展的江蘇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主題集中采訪中,記者走進德國小伙馬克斯打造的藍莓園,體驗別樣的田園生活。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余樂/文 趙杰/攝
德國小伙一口流利的漢語
“我愛中國,我是溧水的新農民。”站在藍莓園門口的馬克斯,一口流利的漢語讓大家很意外。
馬克斯告訴現代快報記者,11年前他從德國來中國,從事糕點烘焙師的工作。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第一份工作只簽了一年合同。18天后,他邂逅了現在的妻子,隨后在南京安家,并有了一兒一女。
誰也想不到,“歪果仁”居然會出現在南京農村,并正兒八經地當起了農民。馬克斯說,從小他家就有個農場,地方不大,生產藍莓及其他有機蔬果。定居南京后,他發現溧水白馬鎮也有藍莓產業,這圓了他的藍莓夢。
去年著手打造,馬克斯藍莓園的規模雖不大,共50畝地,但他做得很用心,很多原材料都是親手制作或挑選的,如自制藍莓果醬、用從湯山運來的礦物質水烤制面包。
“人們需要回到一個自然本真的生活狀態,而中國人越來越注重這方面的需求。”馬克斯對自然和健康養生有自己的心得。他說,大自然是健康和美麗的,人們應該走進田野、走進自然的課堂,尋找土壤和食物的奧秘。
去體驗“田野上的餐桌”
“吃藍莓對眼睛好,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玩電腦和手機,確保他們得到足夠的藍莓很重要。”據馬克斯介紹,藍莓一般在6月上旬成熟,酸酸甜甜,口感很好。
馬克斯還在農場里建了一個花園餐廳,在這里不僅能吃到新鮮蔬果,還能接受關于大自然的科普。“孩子們可以來學習烘焙和英語等。”馬克斯說,應該讓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在泥土中玩耍,讓他們在與地球母親的聯系中成長。
這名“歪果仁”創辦的生態藍莓園位于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李巷村,他種植的藍莓采用菜籽餅等有機肥,不打農藥,不用化學除草,雖然增加了成本,卻保證了藍莓的品質。他說,他的父親退休后也會來南京,和他一起打造藍莓園。
近年來,李巷村因地制宜,依托豐富的山林資源,發展起以黑莓和藍莓為主的兩莓特色產業。李巷村所屬的石頭寨社區被譽為全國黑莓“第一村”,藍莓“第一村”,是本地的農業產業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參與農產品營銷,特色林果帶動農民人均增收8000多元,2017年李巷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