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類40項“益企福袋”、三個產業聚集區……姑蘇區金閶街道啟動先鋒益企行動,千方百計為企業發展做好服務——
近日,蘇州杰鑫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順利辦理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這張許可證的辦理對于企業來說意義重大,破解了企業的發展難題。這張許可證的背后,是姑蘇區金閶街道推出的一系列暖心助企的高效措施。
今年,金閶街道黨工委啟動先鋒益企“千百工程”,通過發布“益企福袋”,打造三個產業聚集區,成立“金牌工作組”,用黨員干部服務熱情激活“黨建+經濟發展”的紅色動能,主動作為、精準高效服務企業,營造“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親商助企氛圍。“我們將以‘用戶思維、客戶體驗’為導向,落實落地落細各項惠企政策,千方百計為企業做好服務,助力營造‘蘇州最舒心、黨建最暖心’紅色營商環境,推動街道經濟發展跑出‘金閶速度’。”金閶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千萬獎補資金、百萬房租補貼
5大類40項“益企福袋”助企“加速跑”
創業者張志華在朱家莊新村內經營著一家超市,原本生意不錯,但疫情期間,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客流劇減。一方面是生意慘淡的經營現狀,另一方面是房租等支出,張志華一時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當得知金閶街道有疫情期間房租減免政策,我填寫了申請表,審批合格后,最終減免了近3萬元的房租。街道的政策不僅暖心,更讓我有了渡過難關的信心。”張志華激動地說道。
為支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今年,金閶街道積極為商家協調租金減免事宜。該項優惠政策預計將惠及轄區400余戶商家,減免房租金額總計將達300萬元,切實減輕疫情給企業帶來的租金負擔。根據企業實際,房租減免可通過租金抵扣、租期順延和租金退回等方式實施,對經營者來說,這不僅是資金上的幫助,更是給復工復產的企業吃上了“定心丸”。
為推動紓困惠企政策落實落地,金閶街道在先鋒益企“千百工程”中,重點推出“益企福袋”,為企業爭取財政、金融、租金、教育培訓等多種支持,讓更多企業得到真正實惠,減免房租是“益企福袋”諸多支持措施中的一項。針對轄區總部企業、行業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具有示范和帶動作用的企業,金閶街道還將給予現金獎勵、貼息扶持、房租補貼等。同時,金閶街道將繼續為轄區企業優秀人才申報江蘇省雙創人才、蘇州市領軍人才、姑蘇區領軍人才、蘇州市優秀人才獎勵、蘇州市人才樂居租房補貼等榮譽和補助。今年,金閶街道給予企業和企業人才的補助獎勵預計達1100余萬元。
“‘益企福袋’共有5大類40項內容,包含千萬獎補資金、千個優質就業崗位、百萬房租補貼、百名創業者培訓、百次助企法律服務、百個‘海棠花紅’共享陣地、百堂蘇式傳統文化課等重磅福利。”金閶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靜介紹,對企業來說,這些政策為他們的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打造三個產業聚集區
“筑巢引鳳”讓企業放心“安家”
有效利用載體資源,聚焦特色化發展,已成為提升古城產業能級的一項重要舉措。西環路旁,占地面積約30畝、建筑面積達2.4萬平方米的“星輝1976產業園”即將開園。這里原本是一片老廠區,此次將被打造成以人工智能、數據計算、科技金融、電子服務平臺等為主題的現代化園區。
據悉,產業園由三棟現代化綜合辦公空間、一棟配套餐飲、一棟多功能展覽會務空間及其他服務型配套空間組成。目前,在金閶街道的全力配合下,產業園已提前開始招商工作。“通過聚集一批有活力、有效益、有潛力的企業進駐,進而吸引更多的‘獨角獸’‘龍頭’上市公司進入產業園,力求成為姑蘇區乃至蘇州市產業園運營的新標桿。”該產業園項目運營方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根據轄區產業分布特點和經濟發展需要,金閶街道因地制宜打造石路高端商貿商務集聚區、桃花塢文化創意產業區、沿西環路科技產業帶三個產業集聚區,形成業態多樣、功能互補、特色突出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以誠心引企、恒心育企、細心惠企、貼心暖企、真心悅企、紅心強企等“六心”服務舉措,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在此放心“安家”。同時,金閶街道將以石路、工投、楓景益站三個現有區域黨建工作站和金運、熱工院兩個在建區域黨建工作站為中心,運用“黨建+經濟發展”模式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推動經濟、文化、商貿融合發展。
為充分發揮黨建在企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互惠雙贏上的引領作用,讓更多企業感受到基層黨建的“溫度”,金閶街道還立足企業需求,整合轄區活動室、小廣場、圖書館、科技館等可共享資源,錯峰向企業開放。在文化資源上,向轄區企業共享“鐵鈴關”初心路線、“閶門十景”尋訪路線、“中街探幽”微旅游路線等紅色和文化旅游線路和場館;在商業資源上,定期開展企業沙龍、創業論壇、企業運動會等活動,鼓勵轄區企業共享法務、財稅、人事、供應鏈等商業資源。
當好金牌“店小二”
營造“有求必應”的親商助企氛圍
去年10月,姑蘇區領軍人才張紫陽所在的雨霖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在金閶街道落戶。上個月,金閶街道對該公司進行走訪,了解企業落地后的發展現狀和需求。走訪中,該公司負責人反映,因經營規模擴大,當前的辦公場所已不能滿足需要,急需尋找面積更大的辦公地點。得知企業需求后,金閶街道主動對接,對轄區樓宇載體進行排摸,將符合要求的閑置場地信息及時告知企業,根據企業意向聯系樓宇載體進行實地查看。6月,該企業順利搬入工投科技創業園的新址。
這家企業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找到合適的場地,得益于金閶街道先鋒益企“金牌”工作組的幫助。為進一步推進先鋒益企“千百工程”行動落地落實,金閶街道成立先鋒益企“金牌”工作組,涉及黨建文化、企業聯絡、政策服務等十項服務內容,以細心服務、用情服務、精準服務,體現事事為企業著想、處處為企業謀利的“店小二”服務精神,用高品質服務助力街道經濟高質量發展。
金閶街道樓宇總量大,星級樓宇數量多,為了能夠滿足企業對于載體的需求,街道通過建立線上樓宇交流群,強化溝通渠道,搭建線上平臺,在招商推介、硬件設施、樓宇服務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在“金牌”工作組看來,幫助企業尋找樓宇載體就是“小事一樁”,但這一舉動受到了企業的高度認可。“自從企業落地以來,街道工作人員就沒少往我們這里來,講政策,送溫暖,給予了我們很大幫助。”張紫陽告訴記者。
“用服務的誠心贏得企業落戶發展的決心,營造‘有求必應’的親商助企氛圍助力企業‘奮力生長’。”金閶街道黨工委書記楊躍表示,金閶街道以實際行動源源不斷釋放“金閶吸引力”,一步一個腳印為企業帶來更多“獲得感”。(記者 朱雪芬 通訊員 朱丹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