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圣暉萊公司與中水集團遠洋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精藝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慶鈴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安裝公司等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為這些企業提供綠色、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
作為全球率先實現無鎘柔性CIGS(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量產的企業,圣暉萊擁有自研的靶材制備、薄膜沉積、超薄封裝等一整套關鍵技術,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在降本增效的同時探索新應用場景。
此次圣暉萊與中水集團合作,將聯合開拓綠色能源在海洋領域內的應用,在養殖基地、海島、海上設施等場景中利用太陽能產生的綠色電力替代燃油,節約成本并實現綠色漁光、農光互補的新模式。
圣暉萊與慶鈴集團將合作開發薄膜太陽能電池無人駕駛綠色能源車,為不同場景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保障,有效降低油料儲運過程中各種風險并逐步替代柴油發電車及裝備。
圣暉萊與中建二局將合作研制金屬發電屋面瓦,該產品采用一體化設計和施工,抗風揭性能好,建筑結構要求低,對工商業以及新農村新能源建設這個萬億級市場有極大的落地推動作用。
“不同于傳統的晶硅太陽能電池,柔性CIGS太陽能電池具有可卷曲折疊、重量輕、弱光性能好等優勢,僅需膠帶粘貼即可部署在樓頂發電,甚至能部署在車頂、船頂、房屋外墻等非常規區域。”圣暉萊執行董事、總裁孫洪亮說。
記者在圣暉萊看到了圣暉萊最新研發的移動電源箱。其外表和一般拉桿箱無異,重量僅18公斤,一個成年人即可輕松提起。其內部通過折疊排布,裝載了近1800W的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光電轉化效率達到16%,一旦完全展開部署,半天就可以產生5.4Kwh電量,可滿足家庭日常使用。
“這款產品非常適合郊游、野外應急保障等場景,如果給新能源汽車配上,即便遇到沒有充電樁等突發情況也能實現應急充電。”孫洪亮說,得益于近年來公司持續改進生產工藝和技術,公司已實現發電層薄膜厚度縮減近四分之一,銀耗量減少60%,大大降低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成本,為后續開拓更多應用場景打下基礎。CIGS薄膜電池光電轉換理論效率居各類薄膜光伏電池第一梯隊,而成本則是晶硅光伏電池的三分之一。圣暉萊正與精藝股份在銅材料及銅材深加工方面加強合作,強化國產化高純材料供應,進一步降低材料及配套成本,促進產業穩步發展。
孫洪亮介紹,公司還在抓緊研發鈣鈦礦加CIGS的疊層電池,實驗室光電轉化效率已超過25%,不久的未來有望超過30%。屆時,應用范圍更廣、更高效且更加綠色環保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或將成為清潔可再生能源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