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區住建委以黨建引領提升古城社區治理水平
近日,姑蘇區吳門橋街道鼎盛花園小區的內部小游園向附近居民開放,為大家提供了休閑納涼場所。然而,小游園開放后,隨著越來越多的兒童涌入,喧鬧聲讓部分業主有了意見。“晚上九點多還特別吵,影響家里老人休息。”小區業主徐先生這樣抱怨。新成立的共治黨組織品牌“盛管家”成員了解情況后,召集小區居民代表進行協商,共同探討如何平衡附近居民與業主的需求,并很快解決了問題。“有這樣的‘管家’太好了,我們遇到的‘急難愁盼’事能很順暢地解決。”居民們為此紛紛點贊。
據悉,“盛管家”共治黨組織由吳門橋街道掛鉤黨員、南華社區黨委成員、鼎盛花園小區業主黨員、物業黨員以及業委會黨員組成,通過建立協商議事工作組,共同商定民生需求,廣泛征集解決方案,共同參與實施環節,驗收實施成果,實現發展共商、事務共管、難題共解。“‘盛管家’的上線服務,是在黨建引領下高質量物業服務融入社區治理的積極嘗試。”姑蘇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說。
一直以來,中心城區大量的無物業、非自治、零星小區的物業管理問題,是社區治理中的大難題,給屬地街道社區治理帶來了極大壓力。為破解難題,姑蘇區住建委積極探索以黨建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的物業服務協同治理機制。在姑蘇區住建委召開的“我為姑蘇發展做什么”大討論研討會中,與會人員也就如何推動物業服務管理更好地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進行了深入研討,明確要大力推廣“共享物業”“智慧物業”等成功案例,完善細化“黨建引領”的具體舉措。
據悉,在姑蘇區住建委的積極推動下,今年,姑蘇區物業服務行業黨委正式成立,全區推出了8項物業服務行業黨委年度“書記項目”。通過試點“智慧物業”,滄浪街道在老舊小區的管理中探索“智慧物業+紅色管家”模式,有效運用數字技術打開了新局面。在萬盛花園、老禾家塘岸、冶金新村和三香弄8號等多個相鄰老舊和零星住宅小區,智慧社區App系統實現了集訪客通行、生活繳費、物業報修等街道和社區相關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智慧物業”服務。金閶街道在王洗馬巷、花駁岸、東百花巷、西百花巷四條巷子通過下足“微改造、微更新、微提升”的“繡花功夫”,不斷深化城市有機更新,煥發古城文化新生,優化民生服務方式,提升老城區城市品質和核心競爭力。此外,平江街道永林網格片區、虎丘街道碩房莊社區均試點推廣“共享物業”大物管模式,目前已覆蓋全區十余個老舊小區,通過對現有資源進行詳細摸排和重新整合,打通了“共享水電維修”“共享綠化養護”等多種資源共享,有效激發了轄區“共享物業”的最大動能。(記者 胡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