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6月21日訊 (記者 景正華)6月19日,南京市體育局舉辦2019年公共體育器材質量服務月活動啟動儀式,各區體育局分管領導進行了研討交流、經驗共享,旨在進一步推進管理模式的協同創新,使器材管理真正做到長效管理、長期安全,切實保障老百姓器材使用的便捷安全,真正讓群眾看得見、用得上。而“互聯網+”思維用于公共體育器材管理,成為一大亮點。
記者了解到,南京市現有41838件公共體育器材,分布在4320個網點。2018年全市共更新或新安裝了492處健身點,市體育局在2019年初對所有新器材安裝情況進行了跟蹤巡查。反饋的結果顯示,新器材基本已安裝到位、使用正常。
公共體育器材除了要讓群眾看得見,更要讓群眾用得上。隨著市民健身意識、公共體育器材使用需求的不斷提高,對于器材日常損耗的保養和維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南京市公共體育器材巡修員董銘介紹,2016年南京市體育局開通“4008400558公共體育器材免費報修投訴電話”,接到相應報修需求后,巡修員隊伍將第一時間響應,確保在48小時內進行修復。對于損壞較為嚴重、維修部件短缺等情況,巡修員隊伍還將張貼警示標貼,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截至今年5月31日,“400”免費報修電話共接聽683起市民投訴報修,并全部得到滿意的回復。
作為體育健身的惠民工程,目前南京全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共體育器材都保證在400套以上,為保障健身器材的使用安全、投放有序,市體育局將每年的6月份定為公共體育器材質量服務月。“今天的啟動儀式,也是對全市體育器材質量保證的再動員,通過全市各區體育部門在這項工作上進行總結,梳理存在的問題,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深入推進公共體育器材長效管理機制,保障體育惠民工程的有序推進。”市體育局群體處處長張寧生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公共體育器材質量服務月的開展過程中,市體育局還積極利用“互聯網+體育”新思路,完善“南京體育健身微服務平臺”這一微信平臺的服務功能板塊,更好地服務市民健身需求。具體辦法是,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將巡查情況上傳至平臺,各區體育行政部門可以接收、查看、處理并回復,也可以上傳器材相關信息,大大提升了巡查問題處理的效率。同時,所有器材信息還會形成電子地圖上傳至“寧體匯”和“南京市全民健身服務網”,市民可以通過這一平臺,便捷查看到全市全民健身工程(點)、晨晚練點等健身場地址,精準解決市民“去哪兒健身”的難題,讓運動健身更有氛圍、更具人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