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謝師宴、同學聚會、購買電子產品、旅游、學車、整容……高考結束后,考生和家長們掀起新一輪消費熱潮,由此形成的“后高考經濟”現象,帶來“熱流量”的同時也引發“冷思考”。
考生消費力強,“顏值投資”比例上升
6月9日高考結束當晚,南京新街口一家KTV的學生消費者占了1/3。“高考后包廂預訂率不斷攀升,每天都有高中畢業生來此聚會。”一家KTV負責人告訴記者,日間優惠活動最受高中畢業生青睞,白天時段幾乎成為他們的“專場”。
走進新街口蘇寧易購大門,墻上的液晶電視顯示6月1日至11日手機品牌銷售排行榜,華為以38.4%的銷量位居第一。“現在來已經訂不到貨啦。高考結束當晚就賣出2000多臺P30 pro手機,都是學生來搶。”華為柜臺銷售員說。購買3C數碼產品,成為畢業生們上大學前最重要的準備。
除了“數碼裝備”,“顏值投資”的比例也不斷上升,美妝護膚產品的消費增長明顯,整容機構、美容理發店的學生顧客越來越多。南京新街口中央商場、新百商場的多個化妝品柜臺銷售人員表示,高考后大批學生來柜臺購買美妝護膚產品,其中香水和口紅類賣得最好,平均消費300元至400元。
去理發店“做頭發”的學生同樣激增,“每天接待兩三個高考生,其中染頭發的較多,平均消費都在800元左右。”南京新街口網紅理發店“Asahair”的理發師小偉說。
“只要是合理消費,做家長的都支持。”南京市燕子磯中學學生馬言超的父親告訴記者,兒子是藝考生,一臺用于制圖的“外星人”電腦就花費了兩萬多元,加上旅游、考駕照,估計兒子上大學前要花幾萬塊錢。
商家精準“備戰”,催生“考后產業鏈”
每年6月上旬到8月底,瞄準考生這個規模龐大、消費能力驚人的群體,敏銳的商家紛紛拿出各種“噱頭”,催生出一條“吃穿學用玩”完整的“考后產業鏈”。
記者在各大數碼商場看到,各種打折促銷活動此起彼伏,準考證變成了“打折證”。“只要帶著準考證,所有的手機除了蘋果,都是滿2000減100。”南京珠江路五星電器銷售員孟偉說。南京華采天地蘋果專賣店銷售人員介紹,針對高中畢業生,不同的機型有不同的價格減免,優惠幾百元到上千元都有。賽格數碼廣場銷售顧問尹為陽介紹,全場電腦憑準考證可優惠299元至399元不等。
海門新世紀駕校工作人員介紹說,每年的6月至8月,是高中畢業生學駕駛的高峰期,報名數量占同期報名人數的40%至50%,其中6月報名人數最多。針對高中畢業生,一些駕校推出相應的優惠政策和配套服務,比如拿準考證報名可立減幾百元。
“暑期,途牛旅游會專門針對高中畢業生制定旅游計劃。因為高中生沒有收入,所以一般會設計純玩線路,并根據不同線路給予一定優惠減免。”途牛旅游定制師高真說。據了解,目前溧水大金山風景區、宿遷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大豐港海洋世界等超過15家江蘇景區對考生免費開放。
整容美體機構也推出優惠項目。南京華美美容整形醫院咨詢師丁醫生介紹,“雙眼皮全切+開眼角+提肌”的眼綜合項目,原價6800元,憑學生證可便宜1000元。新氧大數據顯示,高考后兩個月,雙眼皮手術預約量占全年25%、手術訂單量占全年23%,市場空間巨大。
后高考市場,還需理性消費
“后高考經濟”雖然火熱,但動輒幾萬元的消費,讓不少家長叫苦不迭。網易教育的調查顯示:從高考結束到上大學這3個月內,考生平均花費1萬至2萬元,包括準備上大學的物品、旅游、日常娛樂、技能學習等。
采訪中,不少一線老師表示,對“后高考經濟”應冷靜看待。蘇州市高新區第一中學老師柳宗書認為,后高考消費其實是對高中階段辛苦努力的“補償心理”,是一種釋放行為,需合理引導,“一要戒攀比,二要注意避免過度消費和鋪張浪費。”
著重自我提升,是個很好的選擇。如皋中學學生趙烺計劃跟同學學游泳,“15課時學會蛙泳,大概幾百塊錢。” 泗陽中學學生劉欣打算學習吉他和打籃球,預算大概在1000元左右。像這樣學吉他、舞蹈、游泳、外語給自己“充電”的學生還有不少,而且項目越來越豐富。
“旅游對于高考生來說,也是非常好的安排,一方面可以放松心情,另一方面可以增長見識、閱歷。旅游中自己動手做一些攻略,也是學習的過程。”高真表示。
“商家賺取‘后高考經濟’的利潤無可厚非,但要有底線意識,像酒吧等場所不宜對學生開放。”江蘇省致遠中學老師胡先利建議,“家長不宜過于吝嗇,也不宜管得過死。‘后高考時期’只是人生道路的加油站,讓孩子們適度休憩,加滿油后再出發。”
實習生 顏 穎 華 宇
記者 付 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