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南京外國語學校小升初面測拉開大幕,從考場走出來的六年級孩子們普遍表情很輕松,他們覺得題量比較大,但是題目不難、沒有奧數。據悉,今年南外小升初招生計劃英語語種336名,小語種44名(其中:德語16名,法語16名,日語12名),共計380名,男女生錄取比例為1:1,7月5日公布錄取名單。
副校長權威解讀考了啥
今年是南外第三年采取面測形式,分成兩場:第一場7:30入校,8:30到9:30面測;第二場8:30入校,10:30到11:30面測。兩場的考生不相見。上午10:30,南京外國語學校副校長連凱接受記者采訪,對今年面測情況做詳細介紹。
一共38題,采用PPT形式呈現
此次面測1小時,共有38個英語面測題。正式開始前有5分鐘的模擬面測,在形式、流程上高度仿真。面測采用PPT呈現面測題的形式,學生在答題紙上填寫答案,可以在草稿紙上進行適當的記錄。南外面測題圍繞外語學科核心素養,立足小學課本,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思維發展規律和生活經歷,著重通過“現學現評”的題型,選拔出學習能力強和學習潛力大的學生。題目要求有科學性、原創性、趣味性、探究性和綜合性。
“家務勞動”入題,突出價值引領
題目突出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導向作用,個人優良品質和勞動意識的傳遞是此次命題的重要考慮方面。如英語排序題就是以家務勞動為背景,要求學生將周末在家幫助媽媽擦窗子這件事排序,這里既需要一定的語言邏輯性,也需要有一定的勞動體驗背景。同時,結合這題,命題組還設置了一個開放性問題:你在家都做哪些家務勞動?再如: 閱讀題中有一題,學生需要先閱讀有關勇氣、信念、感恩、誠信、謙遜、堅韌這6個單詞的解釋,再閱讀兩段具體事例,然后判斷事例中的學生表現出的具體是什么品質。
強調現學現評,減輕學生負擔
學校盡力避免通過重復訓練能有效提高的面測題,以減輕小學生課外學習負擔。此次面測更多地借助了音頻、視頻等形式考查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等。如面測中有一題聽力題,學生要先聽不同語言中各種問候語的表達,然后選出其中3種所對應的英文意思,考查學生對語言的語調、節奏等元素的感知力,及記筆記的能力。再如有一題要求學生根據所給的名詞動詞化的用法示例,將此種方法現學現用到類似的表達中,考查學生對語言規則的敏感度。
考了“天干地支”,多學科融合
命題組通過創設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與學習習慣的場景,把分布在教材各處的看似沒有關聯的學科知識建立起聯系,突出考查學生的學習習慣與長期的知識儲備以及靈活運用的能力,盡最大可能避免通過短時集中訓練的死記硬背和投機。如本次面測中有一道題是將傳統文化與英語、歷史、語文、數學相融合, 讓學生閱讀有關天干地支紀年法的基礎信息,讓學生推算明年是什么年;再問天干地支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組合;最后通過龔自珍的生卒年份(1792-1841)與《己亥雜詩》詩名,結合前面所學到的干支紀年的知識推算該詩寫于哪一年。
記者 劉穎 攝影報道
【面測題五大特點】
重科學思維
面測中,學校提供給學生3組科學實驗記錄,要求學生通過觀察變量和結果的不同,判斷出實驗的目的。
重分析探究
面測中有多處需要學生通過理解、信息加工、分析整合來完成的答題,如給出一種新語言的幾個句子所對應的英語意思, 學生觀察其中的規律, 解讀新的句子。
重文化意識
命題組依據教材中的culture time考查學生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如英式早餐、靠左行駛等。
重生活態度
面測中的一道視頻題是有關環保的話題,要求學生看完后根據視頻中的信息填空。學生可以通過這段視頻獲取到有關垃圾分類、循環利用等環保概念和如何具體實施的信息。
重人文關懷
采取音頻、視頻、圖形、動圖等多模態的呈現方式,動靜結合,多感官結合,多維度體驗,創設接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環境,緩解學生的考試緊張情緒。
【考生回憶題】
數英題
210×297毫米的A4紙,每平方米70克,一共500張紙,請問這些紙重多少千克?
英語題
1、字母打亂順序,在句子里拼單詞
2、0到9數字(英語單詞)中有哪個w不發音?
3、1到12月(英語單詞)哪個單詞e不發音?
4、春夏秋冬四個單詞中哪一個n不發音?
5、一周中哪個d不發音?
6、寫一首韻律小詩,韻腳是關于課文內容的
百科題
1、金星熱是因為金星由什么組成?給出多個選項,選擇題
2、視頻放垃圾分類宣傳片,然后提問。例如,我們離開房間應該關哪些設備?
邏輯推理題
四種血型,四個人每人有一個敘述,例如,瑪麗擁有的血型不含B選項,然后要做出判斷。
(僅供參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