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28個站臺每天發車508次,年發送旅客3200萬人次;地下,1號線、3號線、6號線、S1號線、寧和城際5條地鐵交匯,人氣直逼新街口——這就是有“亞洲第一大高鐵站”之稱的南京南站,自2011年6月28日啟用以來,至今正好8年。
然而記者近日來到高鐵南站,一站之隔卻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致”:站南,各類商務樓、綜合體、住宅樓撲面而來,氣勢“逼人”;站北,南京“新中軸”玉蘭路花團錦簇,但道路兩側空曠得很。
站南看“產業”,站北看“風景”——同處南京高鐵樞紐經濟區,開發為何如此“涼熱”?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站南高強度開發,
5年“再造一個東山”
6月27日“南京創新周”期間,江寧區東山街道高鐵樞紐經濟區一舉簽下南京貓玩、金光亞太創投、金輪置業和江蘇艾佳等4個大項目。其中南京貓玩是手游界的新銳,江蘇艾佳從事互聯網家裝,今年銷售將達300億元,世界500強印尼金光集團進駐南站孵化高科技企業,承諾5年內創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可不要以為樞紐經濟是吃吃喝喝、玩玩買買,我們要發展的是高端商務、總部經濟、智力服務、創意經濟。”江寧區南站綜管辦主任吳仁飛介紹,科企孵化打通創投、孵化和商辦,是南站重點產業之一,除了金光集團,前沿生物、澳洲機器人等科技企業也想在此落戶。澳洲機器人公司負責人說:“哪怕在南站租個門面,擺幾張桌子,對提升企業影響力也有好處。”
包括新簽的4家企業,南站江寧片區已進駐規模以上企業50多家,其中除總部、文創、網絡科技類企業外,老牌商企、互聯網+的企業也來此拓展品牌。老廟黃金在高鐵大廈拿下整整一層樓,每月召集蘇皖魯贛四省經銷商辦黃金珠寶展銷會。艾佳家居在南站房租下5000平方米作為“智能家居體驗館”,南來北往的旅客下了高鐵,看完“實景”就可下單。
企業蜂擁而來,倒逼站南高強度開發,綠城、綠地、萬科等品牌地產商均在此拿地建設。吳仁飛介紹,目前該片區總建設量達200萬平方米,已交付40萬平方米,余下的近兩年都將陸續交付。大量企業進駐后,站南財稅收入呈“井噴式增長”:2016年2億元,2017年4億元,去年6.3億元,今年預計9億元……“東山是南京首富街道,但站南的目標是再過5年,‘再造一個東山’。”吳仁飛說。
站北還很“空曠”,
欠缺產業支撐
8年前高鐵南站剛啟用時,人們都意識到這是南京的新地標,這里將掀開城市新的一頁。
然而8年過去,站北景致更美了,開發卻起色不大。在南京南站綜管辦的統籌協調下,站北片區“由亂到治”、環境提升,尤其是寬達90米的玉蘭路,綠島補栽彩色樹種,島頭設立大型綠雕,景觀更加豐富有層次??墒怯裉m路兩側還很空落,除了零星開發的綠城玉暉等樓宇外,大部分地塊要么空著,要么有待拆遷改造。
“作為城市門戶,站北欠缺產業支撐。”南站綜管辦負責人介紹,站北片區緊鄰南京軟件谷,靠近雨花臺,繞城公路下穿、卡子門立交改造后,從北廣場到軟件大道近3公里長的空間完全打通。但這一地區發展“包袱”也很重,早些年引進的明發、麥德龍等商企,與“樞紐經濟”明顯不合拍;軟件大道與卡子門大街交匯處的汽車4S店、百安居等,讓這個交通要沖的城市界面顯得凌亂。而且無論是明發項目還是汽車4S店,拆遷成本都堪稱“巨量”。
除了經營業態,站北地區在開發方式上也需提升。記者看到,站北無論是萬科九都薈還是明發項目,大部分物業散售,單層面積偏小,空間利用率低,難以吸引大企業入駐。
樞紐經濟繡球,
靠“搶”而不是靠“等”
“所謂樞紐經濟,就是充分利用交通樞紐,吸引資金、人才、技術、信息在此集散,贏得多種經濟輻射的新經濟模式。”世界知名房地產咨詢機構仲量聯行在給雨花臺區雨花街道做的策劃咨詢書上說。這些要素能否集聚起來,樞紐經濟的“繡球”能否接住,還要看載體建得怎么樣,環境品質好不好。
對此東山街道不是“接繡球”,而是“搶繡球”。站房剛啟用時,站南遍布城中村,路面臟得難以下腳。短短幾年,東山街道把這十幾個村、100多萬平方米建筑全部拆光。市交通部門把道路建成后,街道覺得品質不夠好,主動接過來“我來做”:人行道增綠,綠島增小品,亮化再升級。站北成立市級綜管辦,站南也成立街道級的綜管部門,不但負責城管、物管,還把服務和招商整合進來。
東山街道還設立江寧南站企業服務中心,設施對標“現代”;在大樓中庭和一樓布設綠植、超市、茶座,白領們下樓辦事或休閑,都十分愜意;推行物業專員進樓棟,引導物業化零為整、分層租售,吸引大客戶進駐。
“高鐵南站到秦淮新河雖僅1公里長,卻關乎江寧發展全域布局。”區發改委主任王誠說,圍繞站南片區,江寧改造秦淮新河水岸,架橋打通江寧開發區,寧溧路改造成景觀大道,利用站南“高鐵港”地位,服務和輻射東山副城和江寧開發區,建設從高鐵南站到祿口機場的江寧黃金中軸。
站南快速發展,讓站北緊迫感日增。“站北面向城市,發展條件更好,我們要奮起直追。”雨花街道黨工委書記周洪濤介紹,在仲量聯行幫助下,他們端出一攬子改造方案:以軟件大道為軸線,把玉蘭路和雨花大道打造為科技創新區;寧溧路大賣場騰籠換鳳,建設總部和創意經濟區;明發商業廣場整體提檔改造。
“站北開發關鍵是拆遷改造,我們不僅贏得業主的支持,還要周邊板塊的配合。”雨花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歷史原因,玉蘭路東側還有一塊0.5平方公里的“飛地”,實際管理權在南部新城。
的確,南北向的卡子門大街和東西向的宏運大道,把高鐵樞紐經濟區分成三塊,分屬三個行政區,江寧“熱火朝天”開發的同時,雨花、秦淮還相對滯后,但高鐵樞紐經濟區是“一盤棋”,專家建議在規劃協同和產業布局上統籌推進。
記者 顧巍鐘 沈佳暄
通訊員 張 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