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7月23日電(記者蘭天鳴)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始將公證機制引入執行工作,助力破解“執行難”,有效保證執行過程的客觀真實和公開透明。
6月25日,上海一中院在上海市長寧公證處的見證下展開了一次強制騰退房屋的執行。在公證人員監督下,執行法官打開出租屋的門鎖。兩個多小時后,出租屋的公證清場工作順利完成。公證人員和在場人員一并在《現場物品清單明細表》和現場工作記錄上簽名。出租屋內清點出的物品被轉移至安置點。整個騰房清場過程都在公證人員實時的攝影攝像監督下進行。
7月10日,上海一中院執行法官對公證執行“再升級”。除了公證機構工作人員的協助參與,同時也邀請了資產評估師、居委會人員等,多方聯動共同見證了一次抵押房屋及房屋內物品的強制執行工作。
執行法官還將此次執行過程及結果以錄像的形式上傳至上海一中院,便于申請人及被執行人及時了解到案件進展情況。
上海一中院執行法官陸俊認為,公證機構具有中立第三方的獨立身份和社會公信力,在執行過程中引入公證機制,有利于提升執行現場清點工作的專業化水平,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同時,公證機構的協助執行可對法院執行過程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督,保障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的合法權利,使執行工作更加規范、高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