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綠種菜”的不文明行為不僅影響小區整體面貌,也會對居民的生活環境產生負面影響。近日,有居民發現,新開河沿岸有一條不起眼的狹窄小路,走進去一看,道路兩側已被“圈地種菜”,1000米長的小路上,除了中間一小塊可以走路的地方,已經被填得毫無空隙。接到這個消息后,日前,蘇州市姑蘇區白洋灣街道玉景灣社區聯合物業部門及居民志愿者,對轄區火車浜橋下新開河沿岸一帶“毀綠種菜”現象進行集中整治。
據了解,玉景灣小區屬于商品房小區,部分老年居民曾是村里拆遷后搬過來的,他們經常會習慣性地把公共綠地當作自家的“私家農場”,在里面種菜。物業經理告訴記者,以前在小區綠化帶也出現過不少這種“圈地種菜”的例子,沒想到近來他們找到了這塊“寶地”后又重拾“老本行”了。
最近正值三伏天,這塊地散發出來的味道特別大,住在靠河的幾幢樓的居民對此頗有怨言。家住3幢的居民劉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名“受害者”,他向社區工作人員埋怨道:“一開窗就聞到那股臭烘烘的味道,想通風透氣都難。”整治現場,大家用徒鐵楸鏟逐一對菜地里種植的黃瓜、四季豆、南瓜等等進行了清理,最終將這些違規菜地鏟除干,共清理菜地總面積2000平方米,拆除圍欄40余處。對于部分不配合的居民,社區工作人員也進行了耐心教育與勸導。
小區公共綠地是屬于所有業主的公共空間,私自在公共綠地上種菜顯然是侵犯了其他業主的權利,也破壞了小區的整體綠化,同時也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此次集中整治清除行動,為居民提供了一個更為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要是真的想種菜的話,可以種在自家花盆里,種在綠化帶上施肥時多少會影響到別的住戶。”不少前來圍觀的居民表示,種菜的收益并不是太大,影響也實在太不好,這些地皮畢竟是公共綠地,是小區美觀環境的一部分。” 大家為工作人員的舉動點贊。
玉景灣社區書記王怡表示,今后社區還將圍繞“毀綠種菜”開展相關整治工作,聯合各部門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強化轄區內巡查管理力度,以防止“私人菜園”被鏟除后再度死灰復燃。(周曉青 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