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蘇報訊(駐張家港記者 楊溢 陳夢嬌)日前,張家港市樂余鎮的王女士來到該鎮為民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咨詢公共衛生許可證辦理事項。工作人員為其提供“容缺受理”服務,即王女士只需簽下承諾書,承諾“公共場所衛生檢測報告”,在2個月內向窗口提交,即可先行開張營業。
今年以來,樂余鎮全面推進機制創新,從源頭為基層減負,通過常態化“精文減會”,嚴格規范“督檢考”,構建運轉高效的工作流程;梳理81項“小微事項清單”,重塑245項業務辦理流程,形成定位清晰、優勢互補、分工明確、互聯互通的協同創新共享機制。
樂余鎮還通過流程再造,精準提升服務效率,切實推動基層減負增效;創新開設“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優化完善跨部門、跨條線審批協調模式;實施“12345+網格治理”微改革項目,針對涉及8大類59項網格入格事務清單和6大類15項負面清單事項,優化全流程閉環處置機制;增設“一件事服務”綜合窗口,簡化出生、開店、退休、尊老等系列民生服務辦理手續和流程。
樂余鎮以數字賦能激發治理創新活力,依托張家港市級數字底座,接入全鎮人口庫、法人庫及基礎地理信息庫,借助AI識別、人工智能、物聯感知等技術應用,實時監測水位、風速、氣象等數據;在監測的同時,糅合信息歸集、研判預警、指揮調度、協調聯動、督查考核等功能,向村(社區)延伸智能治理,實現張家港市、鎮、村三級數據實時匯集、分析和運用,通過“讓數據多跑腿”,讓基層真正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