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崔根榮在為患者把脈。醫院供圖
本報訊(記者 李靜)崔根榮是吳中區越溪衛生院中醫內科科主任、副主任中醫師。他愛崗敬業,扎根基層衛生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任勞任怨,在中醫臨床辛勤耕耘二十余年,積累了豐富的中醫藥辨證論治經驗,熟練掌握了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及一些疑難雜病的診治,亦擅長調理養生、針刀技術、滋補膏方。他的業務水平和診療能力得到了轄區眾多居民的認可,在當地擁有著良好的口碑。
中醫學這一獨特的理論體系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崔根榮時時感“悟”,提高中醫就診時的“悟性”。患者錢女士飽受左膝關節疼痛之苦三年有余,不能下蹲彎曲,曾在家門口的三甲醫院住院治療過一個月,但癥狀未得到明顯改善。去年五月,其女兒得知崔根榮在這方面診療上有著不錯的口碑后,便決定帶著母親前來試試看。崔根榮耐心詢問病史癥狀,并為其做了詳細的檢查。崔根榮根據病情,準確辨證,繼續為其治療一周,患者膝關節疼痛感基本消失,關節活動正常。“三年多無法下蹲,現在總算能蹲下了。”錢女士連連道謝。
多年來,崔根榮始終以病人為中心,用熱心、細心、耐心、精心為群眾服務。在中醫內科門診,經常會有外感患者輸液后來診,患者常常描述不清自己的癥狀。為此,崔根榮總是詳細詢問,細致入微地看舌辨脈,然后準確用藥,并反復囑咐患者煎藥、服藥后注意事項。
崔根榮恪守醫德、待患如親,堅持以最合理的費用給患者最好的治療。患者李女士患泄瀉病與失眠,治療多年,癥狀時輕時重,情緒漸漸變得焦躁或郁悶,在家里很容易動怒。去年年底,李女士經朋友介紹找到崔根榮。經過詳細問診與檢查后,崔根榮為其進行了健康宣教。考慮到李女士為外地人,沒有醫保,經濟條件也不好,崔根榮為了幫她減輕負擔,主動教會她隔物灸的適宜技術,讓她自己在家里做。通過半年的中藥口服與艾灸調理,患者病情得到明顯改善。
“在平凡的崗位上,用仁人之心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對待每一位患者,方能詮釋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崔根榮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