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1月28日訊(記者李愛華)“您好,請掃碼”“請您出示一下健康碼”……最近幾天,武昌區積玉橋街道中山社區的卡口處,總能出現武漢長江救援志愿隊隊長張建民的身影。他戴著“志愿者”紅袖章,在社區卡口值守,嚴格管理小區的出入車輛及人員,守牢社區疫情防控線。
今年67歲的張建民稱,自己就住在中山社區,中山社區是一個老舊社區,老年人多,防控任務重,社區基層工作者日常工作任務繁重。“作為社區的一分子,我有義務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居民守好健康門。”
長江救援志愿隊隊長張建民在卡口值守。
作為武漢長江救援志愿隊隊長,張建民除了就近在居住的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外,還和其他隊員一道,支援其他社區做好防疫工作。
11月中旬,張建民等8名長江救援志愿隊隊員主動來到武昌區中華路街道楚材社區,連續3天協助社區卡口值守,查驗進出人員的健康碼,引導居民嚴格落實防疫政策。3天時間里,每天從早上7時到晚上6時,張建民和隊員分別值守在社區的兩個卡口。進出登記、查驗健康碼,引導居民有序排隊、間隔1米距離……卡口值守防控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遇到不清楚防疫政策、不會操作手機的市民,張建民和隊員就耐心安撫情緒,詳細宣講防疫政策,幫助其操作調出健康碼。
張建民說:“值守人員多點耐心,居民多點理解,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做好家門口的疫情防控。”
武漢長江救援志愿隊由一群民間冬泳愛好者自發成立,十余年來一直默默守護著長江。如今,這支隊伍已經從最初的100余名隊員發展到逾2000人,在武漢兩江四岸設立值守點,累計成功挽救800余人。
參與社區疫情防控,武漢長江救援志愿隊隊員們都在積極踴躍報名。“只要社區有需要,我們就會抽出隊員前去協助支援。”張建民表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武漢長江救援志愿隊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不計回報,踐行志愿精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