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相應的防控工作也進入新階段。恰逢春節臨近,人員流動加劇,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市疾控中心專家給出詳細指南。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資料圖)
保持規律作息、鍛煉身體、多喝水、健康飲食、良好心態等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講究衛生
注意自己的個人防護
勤洗手、遵守咳嗽禮儀;居家和工作場所定時開窗通風,做好居室日常衛生;出差或旅行前,關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況,做好出行計劃,在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規范佩戴口罩。
積極接種疫苗
提高自己的抵抗力
沒有禁忌證、身體條件允許,特別是老年人,要盡快地接種。如果達到了加強接種的條件,也要盡快加強接種。
04
做好健康監測和居家治療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可以做抗原檢測,如果有陽性的話癥狀又不重,就可以居家治療。在此期間,要減少跟其他人的接觸,并且要時刻關注自己的癥狀,如果有癥狀加重的情況,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05
減少聚集性活動
在疫情流行期間,還是要減少外出、減少聚集活動。上班通勤,最好是保持“兩點一線”;如果檢測陽性或者有癥狀,要減少外出;對一些重點人群,像有基礎病的老年人,還有兒童、孕婦等等,在疫情流行期間最好少外出、少聚集;在疫情流行較嚴重時,還是盡量不要到影劇院、KTV、棋牌室、劇本殺這樣空間密閉、人群密集的場所。
實施“乙類乙管”后
更需要大家堅持良好的
個人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始終做好個人防護
共同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近期,XBB.1.5和BQ.1毒株是否進入武漢市?
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自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以來,按照國家、省、市監測方案要求,省、市疾控中心持續對哨點醫院門診、住院患者開展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工作,實時掌握病毒株變異趨勢。武漢市疾控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12月1日至今,武漢市尚未檢出XBB.1.5和BQ.1變異株。隨著“乙類乙管”正式實施,疾控部門將進一步加大監測范圍,及時向社會公眾反饋信息。
專家呼吁,變異毒株類別是依據基因測序來判定的,臨床癥狀不能作為判定變異毒株類別的依據!社會公眾要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
長江日報出品
采寫:記者武葉 通訊員徐涵
標簽: 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