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石倩
逢年過節,拎著幾提年貨和水果禮盒走親訪友,似乎是國人“必修課”。包裝精美、送禮體面的新年禮盒在年前價格不菲,然而春節假期一過,各種年貨禮盒、水果禮盒價格開始“大跳水”,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撿漏”。
(資料圖)
分析人士表示,降價后還未清完的年貨禮盒,可能流向折扣店、電商平臺或直播間。消費者購買折扣禮盒時,請注意商品保質期,按需選購。
各大商超年貨禮盒降價清貨
近日,極目新聞記者走訪發現,年前擺在武漢各大商超入口處的年貨禮盒,年后依然擺放在超市顯眼處,不同的是,這些禮盒都換上了降價的紅標簽。不少禮盒折扣力度“感人”,吸引了部分消費者駐足選購。
“年前,這個巧克力禮盒還是100多元,初七開始打折促銷,現在只要75.9元。”2月1日,在武昌區一家中百超市入口處,多款年貨禮盒貼上了降價標簽,店員正向顧客推薦降價的年貨禮盒,“巧克力保質期有12個月,到8月31日才過期呢,可以放心食用。”
在武商量販一家門店,一進門十幾個貨架上都擺放著各種新年禮盒,有堅果禮盒、牛奶禮盒、餅干禮盒、水果禮盒等。在降價標簽上,促銷時間一般從1月24、25日開始,持續到2月上旬。記者注意到,一款烤核桃禮盒,年前需49.9元,目前僅需37.9元。有的年貨禮盒折扣力度甚至是4折至5折。
在中商徐東平價廣場,部分年貨禮盒甚至比同款簡裝商品價格更低,折扣力度在2折至5折之間。工作人員解釋,簡裝商品銷售周期長,促銷力度不會太大。而禮盒有新年或生肖等特定包裝,銷售周期集中在春節前后,因此商超會在年后降價清貨。
中商徐東平價廣場總經理李遠濤介紹,大部分新年禮盒的保質期較長,并不影響食用。如果消費者比價后發現比簡裝商品更便宜,是非常適合年后“撿漏”采購的。如果降價后仍有少部分禮盒未清完貨,超市會根據有效期繼續降價,直到售罄。
武商量販一家門店內,各種年貨禮盒擺在顯眼處,并換上降價紅標簽
水果禮盒保質期短,商家忙拋貨
除了年貨禮盒,保質期更短的水果禮盒更是各家水果店和超市年后拋貨的重點。
2月2日,記者在武昌區小東門一家水果店看到,店內水果禮盒比春節期間少了很多。店員介紹,這幾天,禮盒正在降價處理,包括車厘子、蘋果、橙子、草莓等。水果禮盒的價格相比年前有所下降,“比如橙子禮盒,從89元降至59元。”
武昌東亭一家水果店老板告訴記者,蘋果、橙子、奇異果這些秋冬時令水果正在清貨,因為不少春季時令水果即將上架了。由于水果的保質期較短,為了盡早把貨清完,水果禮盒的價格都會降不少。之前75元一盒的蘋果,現在50元;奇異果之前一箱200元左右,現在150元一箱。
在武昌胭脂路一家生鮮超市,車厘子根據品質分成兩種價格清貨,品質好的58.9元一斤,品質差的每斤僅需38.9元。老板將原箱車厘子用透明塑料盒分裝好了,一盒大約為500克。“年前買車厘子禮盒的人不少,現在買禮盒的人少了,就把車厘子拆盒賣。”
由于價格降下來了,趁打折“撿漏”的市民也不少。在水果店購入了一箱蘋果的李女士說,“不管年前年后,水果什么時候都可以吃,趁打折買更劃算。”不過也有市民表示,年后清貨的大多是秋冬時令水果,這些水果快下市了,口感不如剛上市的時候新鮮可口。比如,年前的車厘子脆甜爆汁,年后車厘子的果肉變得有點疲軟了。
新年禮盒或存溢價高等問題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中國禮物經濟產業市場規模從8000億元增至11568億元,2022全年市場規模為12262億元左右。另一項關于禮品消費金額的統計顯示,九成以上的消費者在送禮上的花費在500元至1000元之間,其次是價位更高的1000元至3000元。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科治理中心研究員王鵬表示,上述數據也證明,禮物經濟催生了高端年貨禮盒的熱銷。經濟學有一條原理是價值決定價格,春節或節假日前夕,禮盒需求量大增,價值增長帶動價格上漲。由于禮盒商品和消費時間高度綁定,其他時間大部分消費者既想不起這些禮盒品牌,更不會主動購買這些商品。禮盒銷售期很短,過了春節銷售高峰后,商家多半會降價,保證盡快清貨。
王鵬指出,雖然禮盒價格高,一定程度上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但實際上,高端年貨和水果禮盒還是存在過度包裝、溢價過高等問題,涉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另外,從企業方面來看,雖然短期內提升了利潤,但長期來看不利于品牌形象的拓展,并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即使降價還賣不出去的禮盒將流向哪里?王鵬分析,一般有兩種渠道,一種是將禮盒通過特賣折扣店、電商平臺或網絡直播的形式,以更低的折扣進行銷售處理;另一種是回歸原廠,廠家將禮盒拆開,對商品重新包裝,再次售賣。但王鵬認為,第二種形式或有擾亂市場秩序,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之嫌。
面對降價的新年禮盒,消費者或有“撿漏”的心理購入年貨禮盒。但王鵬提醒,一方面消費者購買折扣禮盒時,需要注意看保質期,確保食用后不會出現問題;另一方面,即使禮盒降價,也要判斷自己是否真的有需求,否則購買的意義不大。
(來源:極目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