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槍手”代寫論文,
是一種極不誠信的學術造假行為,
【資料圖】
但是在網絡上,
依然存在這樣的灰色地帶。
最近,鎮(zhèn)江法院審結了這樣一個案子:
一名論文“槍手”被拖欠了近12萬元酬勞,
遲遲要不回來,于是起訴到法院。
法院最終這樣判↓
2020年以來,被告吳某某通過微信等方式,向原告樊某某布置論文寫作任務。按照合同約定,論文代寫完成后,吳某某需向樊某某支付相應酬金。
鎮(zhèn)江市潤州區(qū)人民法院南徐法庭副庭長房東升介紹:“原告樊某某實際上是待業(yè)在家、沒有工作的狀態(tài),但是以‘槍手’的身份為別人代寫論文賺取收入。被告吳某某實際上更類似于中介,在網上收集需要代寫論文的信息,再通過網絡對外發(fā)布招聘寫手。小的一些論文酬勞大概有一兩百元,大的論文有一兩千元。”
兩年多來,樊某某共代寫論文770篇,其中319篇論文的報酬尚未支付。于是,樊某某將吳某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支付酬金近12萬元。
房東升表示:“原被告之間的交易是為代寫論文并以金錢進行交易,嚴重破壞了學術誠信環(huán)境,違背了學術研究應當遵循的原則和要求,并助長粗制濫造、投機取巧、抄襲、代寫等各種不良風氣,違背了民法典規(guī)定的誠信原則、公序良俗原則。”
法院認為,學術研究應當優(yōu)化學術誠信環(huán)境,樹立良好學風。原告因代寫獲取的利益,不受法律保護,因此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同時,相關部門將以涉嫌非法經營追究吳某某及相關論文代寫機構的法律責任,并將購買代寫論文服務人員的名單,提供給所在單位,進行后續(xù)調查處理。
論文代寫行業(yè)的存在,一方面讓許多名不副實的“水貨”蒙混過關,損害學術公正,同時也讓一些有學術潛質的年輕人誤入歧途,走向了違法違規(guī)的道路。教育主管部門和有關執(zhí)法部門應想方設法,清除這類學術黑產,還學術界一方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