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曹磊
【資料圖】
通訊員 王璐 陳雪瑩 李秋景
春節還沒過完,武漢鄉村的田間地頭已熱鬧起來。連日來,極目新聞記者走訪新洲、蔡甸、黃陂等多個地區的大型蔬果生產基地、合作社發現,農戶們已開足馬力備春耕,全力為新一年的好收成打下基礎。
來自武漢市農業農村部門的數據顯示,該市目前的春播作物計劃面積為320萬畝。在當前形勢下,全力確保春耕備耕順利平穩推進,對今年取得好的收成至關重要。
為了一年好收成,春節里啟動春耕備耕
武漢市新洲區東方神農生產基地的育苗大棚
最近兩天,武漢市新洲區東方神農蔬菜生產種植基地一片熱火朝天。這里的農戶和工人早早就忙碌了起來。
武漢市新洲區東方神農生產基地的育苗大棚
“10畝育苗智能溫室大棚目前是滿負荷運作,育苗的品種有生菜、大白菜、花菜、番茄、黃瓜等。”基地負責人李珂靜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在加緊育苗:“在溫室育苗不易受到天氣條件影響,一個育苗盤里有72顆苗,快的話大概20-30天育成,然后就可以進行栽種了。”
在這片擁有3000畝蔬果的生產基地里,一年四季種植蔬菜水果,大棚沒有空閑。前段時間,他們還通過對大棚進行鞏固加強,抗擊有可能出現的降溫大風天氣。
新洲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負責人介紹,該區正在加快春播進度。以蔬菜為主的早春播面積達3.75萬畝,其中,以雙柳莧菜為主的快生菜面積達1.6萬畝,搶栽搶播茄果類、瓜類及豆類等早春播蔬菜2.3萬畝。
武漢黃陂大潭天宏農業大棚內工人們正在育苗
記者還了解到,除了東方神農,新洲區我家的地、邾城站橋合作、新洲益源專業種植合作社等蔬菜育苗企業也開足馬力進行集約化育苗,已完成冬春蔬菜育苗2000萬余株。
武漢黃陂大潭天宏農業大棚內正在育苗
黃陂三里橋大潭天宏農業基地大棚里,農戶沒有過完春節,也開始了育苗備春耕。負責人王宏偉介紹,基地種植500畝蔬菜,目前育苗數量有100多萬株,主要是番茄、茄子、辣椒、瓠子等蔬菜苗。
另一邊,10多名工人將盆栽的彩色生菜送到了大貨車上。“過年也很忙,忙就好呀,意味著一年的好收成。”王宏偉笑著說。
在新洲益源專業種植合作社,工人們正在生產基地里種植生菜
農資儲備更充足,春耕備耕生產有保障
在武漢市首家“田保姆”的蔡甸區金豐公社,負責人鄭飛忙著給種植大戶們配發種子。據他介紹,整個公社已完成3萬畝小麥和油菜的機械除草等工作,先后向合作社服務的種植大戶配發了種子、化肥等農資:“春節后天氣回暖,馬上要開始播種插秧。”
據了解,金豐公社是依托原有的三家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負責農業耕、種、管、收、售全環節作業,全方位服務農民。目前已托管蔡甸土地1.2萬畝。最近,他們還抓緊對公社的農機進行檢修,以便更好地應對接下來的春播。
在被譽為“中國甜玉米之鄉”的武漢市漢南區,2000畝早春玉米已經播下。2月1日,武漢市、漢南區農業部門組織農技專家,為早春玉米種植提供田間管理、防凍防害等提供技術指導。連日來,農業部門工作組及農技專家赴田間地頭開展春耕備耕調研,通過訪農戶、訪種養大戶及新型經營主體、訪農資經營戶,看苗情、看在田作物管理及育秧機械物料整修準備情況、看主要生產資料儲備情況,確保春耕備耕的順利平穩推進。
立春將至,做好春耕備耕生產是確保全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關鍵。來自武漢市農業農村部門的統計顯示,今年武漢市全市春播作物計劃面積320萬畝,包括水稻、玉米、大豆、薯類、蔬菜、西甜瓜等。目前,春播種子儲備充足,像水稻種子約3500萬公斤,實際全市春播僅需約393萬公斤,其余都銷往全省及全國。全市貯儲備化肥約12萬噸,農藥1500噸,農膜2700噸,已備農資完全可滿足春季農業生產需要。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