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通訊員 孫姝
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作為享有國際濕地城市美譽的大武漢,今年在保護濕地方面有哪些新動作?
上涉湖濕地的越冬候鳥
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相關人士介紹,今年武漢全面沖刺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而“城市濕地保護實施率”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 在繼續做好各類重要濕地保護修復的同時,全市將結合水體修復治理、城市更新年行動、園林綠化提升三年行動等,再建設10處小微濕地,讓濕地深入市民身邊,融入市民生活。
柏泉空港濕地花田水生植物產業基地的小微濕地示范區
這10處小微濕地將花落誰家?
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野保濕地處三級調研員余紅梅介紹,目前正處于小微濕地的選址階段,選址是要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慮的,首先有水是最根本的,其次能與湖泊連通,體現它在濕地系統中毛細血管的作用,再者從實施性、落地性和后期維護管理方面考慮,結合城市公園水體修復和水環境治理來建設。
盡量讓有水的地方發揮濕地的生態功能,這是武漢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宗旨之一,同時顧及更大的生態系統,比如鳥類棲息地保護等,也十分注重生態宜居,智慧化地處理濕地與人、城市之間的和諧共生關系。
上涉湖濕地近岸區種植苦草等沉水植物以凈化水質
因此,從各類重要濕地所在的郊野,來到人口較為密集的城區中心,建設好“家門口的濕地”也是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包括通過水體治理和生態修復等措施,建設一批具有濕地景觀特色和生態功能的城市濕地公園和湖泊公園,也是值得期待的。此外,沉湖國際重要濕地正在向國家級濕地保護區邁進。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標簽: 武漢市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