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人們熱議最多的體育項目,非網球莫屬了。近幾天中國網球可謂喜事不斷:繼浙江杭州的24歲小伙吳易昺成為首位奪得ATP巡回賽男單冠軍的中國大陸球員之后,來自浙江嘉興年僅16歲的小姑娘夏錦舒,又斬獲了ITF國際青少年網球錦標賽的冠軍。一批來自中國的網球小將,正在國際網壇刮起一場“青春風暴”,未來可期。
作為一項高度職業化的體育項目,網球項目近年來在浙江一直有著不錯的群眾基礎。而近期吳易昺、夏錦舒們的捷報頻傳,無疑為本就火熱火爆的浙江網球,再添一把火。
熱門場地需提前一周定預定
【資料圖】
賽事、課程報名要“秒殺”
如果你身處杭州,想要去黃龍體育中心的網球場打場球,恐怕要定好早上7點之前的鬧鐘——預定一周以后的場次了。潮新聞記者打開黃龍體育中心的小程序發現,在“預定場地”欄目下,場館8片室外場地,本周工作日18點之后,以及周末從早7點至晚22點全天的14個場次,全部被預定一空。
“場館的網球室內場地有6片,室外場地有8片,體量比較大,再加上價格比較親民,所以常常是供不應求。”黃龍體育中心下屬國有企業,浙江黃龍體育文化培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艷說,本來場地預定的難度就有點大,如今遇到“冠軍效應”的疊加效應,“秒殺”難度又提高了不少,“浙江體育職業學院此前體職院也曾全隊來我們場地上訓練,其中就包括吳易昺。”網球培訓,一直是黃龍體育中心比較熱門的培訓項目。王艷介紹,截至去年,各類網球培訓的有效學員人數達到1333人。其中訓練強度最大的當屬兩個“種子班”,學員們都是從梯隊當中通過層層選拔晉級的,除了周一休息之外,剩余六天都安排訓練。
值得一提的是,黃龍“種子班”的小學員們還挺爭氣,其中學員張靜欣在浙江省青少年網球公開賽臨安站奪得丁組女單冠軍,紹興站獲得獲得丁組女單季軍,并以二號種子成功入選今年三月舉行的浙江省青少年網球公開賽總決賽。在浙江省“青訓機構”青少年網球團體公開賽的紹興站和杭州站,黃龍網球隊分別獲得了女子團體亞軍與季軍的成績。
談到網球比賽的火爆,負責主管青少年賽事的浙江省網球協會的副秘書長倪步料透露,近幾年浙江省內的網球賽事報名通道一經發布,參賽名額幾乎會在一分鐘之內就“秒光”。
浙江大學體育系專業出身的倪步料,還擔任著浙江傳媒學院,以及浙江涵韜網球俱樂部的教練。“別看浙傳是傳媒院校,我們的網球項目可是拿過全國冠軍的。”他笑著說,自己在高校的網球課,熱門程度絲毫不亞于青少年網球比賽報名,學生們會趕在報名時間之前早早在宿舍的電腦前守候。有的學生為了成功率更高,還會選擇網速更快的網吧來搶報名名額。
在倪步料看來,近年來的網球熱,得益于網球項目自身的兩個特性。
首先,網球是屬于終身性的體育運動,運動中需要運用身體充分協調發力,是一項動作優美的紳士運動。同時,由于網球選手之間隔網較量,沒有肢體接觸的激烈對抗,相對受傷的可能性會更低。基于上述原因,成了眾多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時的首選。
培養出吳易昺這樣的冠軍需要多少錢?
巨大投入超乎你想象
把孩子培養成下一個吳易昺,需要投入多少錢?這似乎是當下,很多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走網球職業化道路的家長們,共同關心的話題。
而當潮新聞記者向多位業內人士拋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每個人給出的數字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花費巨大。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網球對于大眾來說都與高爾夫球一樣同屬“貴族運動”。高度商業化、職業化的運動,雖然意味著高昂的賽事獎金,但若想站上職業賽場的金字塔尖,前期不菲的投入不能少。
倪步料任教的浙江涵韜網球俱樂部中,學員余趙毅以四站積分第一的成績,躋身今年三月舉行的浙江省青少年網球公開賽總決賽。在同齡學網球的孩子中,余趙毅已是一名佼佼者。
“最早是一周一練,后來他自己越來越有興趣了就一周兩練、三練,到最近我們是一周四練。”余趙毅的爸爸余粱算了下,如果孩子一周一練的話,估計一年下來費用需要一兩萬元。一周四練要五萬元以上。如果往職業方向走,費用開支會隨之變高。不少家長會請私教來提高孩子的技術,相應的費用則會更高。
在倪步料看來,雖然浙江青少年網球發展水平在全國范圍內名列前茅,但放眼全球來看,中國青少年的網球水平依然屬于“萌新”階段。雖然在金字塔底端揮拍的人不少,但若想往金字塔尖端發起挑戰,勢必要多與世界高手過招,多參加高水平的國際賽事,才能快速提升自身的技戰術水平,拉近與頂尖高手的距離。
更多的財力成本,請更高級別的教練,花更長時間的訓練,更專業的保障團隊。直到打出成績之前,走職業化道路,所需要投入都是數以百萬計的投入。“我幾個朋友的孩子現在打U14比賽,去美國訓練一年至少四五十萬人民幣。國內訓練請私教一次至少五、六百元一小時,算上場地費一次兩千元,這樣算下來年投入二三十萬元是起碼的。”倪步料說。
吳易昺的啟蒙教練陳浩,如今已經走出體制內,專心帶女兒陳奕如訓練,希望將來女兒也能夠進軍職業網壇。不久前在卡塔爾和新加坡進行的國際青少年比賽中,15歲的陳奕如不負父親厚望,接連摘下兩站冠軍,世界(青少年)排名隨之躋身到前300名左右,在國內球員中排名第五,前景被一致看好。陳浩在也算了一筆賬,表示為了接軌高水平賽事,父女倆經常要去歐洲比賽,僅半年就耗費了70多萬元。
王艷的女兒孫朵,也在黃龍體育中心的網球培訓班中訓練。孫朵的爸爸是專業網球教練,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孫朵的技術進步很快。今年二年級的她,同樣躋身浙江省青少年網球公開賽總決賽,并在此前臨安、嘉興兩個分站賽拿到了丁組女單第五名的成績。“想培養出吳易昺這樣的冠軍需要多少投入?如果是奔著職業球員去的,1000萬元打底。”王艷說。
中國男子網球中國男子網球精英后備人才培養計劃總教練,GPTCA全球職業網球教練員協會中國代表此前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歐洲職業球員一年的訓練成本基本在30到3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19.7萬元到256.3萬元)。中國球員如果赴歐洲訓練,包括交通、食宿一年的訓練費用預計會高達到4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92.9萬元)。
就連吳易昺,在與媽媽吳芳聯絡時,也會說起置身海外刻苦訓練之外,所需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巨大開支。在吳芳看來,網球是一項可以讓人成熟的一個項目:“他現在扛起了整個團隊的生活,所有的教練和訓練、參賽費用,團隊的起居生活費用,都要靠打比賽來贏取。他每天還要記收賬支出,這些我感覺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很好的鍛煉,讓他變得更加有責任心。”
吳易昺無疑是幸運的。除了家庭承擔,在進入浙江省網球隊后,還多了一份體制保障。在國際青少年比賽中嶄露頭角后,在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的支持下,浙江隊很快為其組建了包含中方教練、外方教練、體能教練和康復師的團隊。“團隊開支、教練薪水主要由我們承擔,他需要做的就是心無旁騖地訓練和比賽。”吳易昺的中方教練、浙江省網球男隊主教練齊霄說。而吳易昺的媽媽在接受采訪時,也不忘提及杭州市體育部門對兒子的支持。
達拉斯站奪冠,吳易昺摘得的冠軍為他贏得了112125美元,約合人民幣76萬元。有人對2015年-2019年ATP選手的年度收入情況作過統計,排名第一的有近1500萬美元,前五名平均800萬美元。排名前270名,年度獎金5到10萬美元。排名300到400名的,年度獎金僅有2到5萬美元。大約74%的男子職業網球選手,每年賺不到2萬美元。一將功成萬骨枯,光鮮亮麗的職業網球背后,往往也蘊含著不盡殘酷的現實。
或許,沒接觸過職業網球的你,應該對它有一個全新的理解和認識:并不是每一位職業球員都像我們電視機里看到的風度翩翩,心無旁騖在賽場上肆意揮灑汗水。更多的職業選手,每天所需要考慮的,也包括“柴米油鹽”。
網球王子之夢有錢即可造就?
不妨放下功利心,享受運動的快樂
“盤算培養下一個吳易昺要多少費用沒有意義。因為不是說你錢花到位了,就能培養出這樣一個冠軍來了。”倪步料說,吳易昺奪冠之后,有不少家長找到他,孩子本身一點網球基礎都沒有,上來就說要私教,說孩子時間很緊,只要求上私教。倪步料拒絕了家長的請求,對家長說,這樣的培養方式肯定不行。“小朋友要有興趣,才會很認真地去做一件事情。你如果逼著他,帶有很大的目的性,孩子壓力很大,是堅持不下去的。”
倪步料表示,自己的兒子如今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去網球俱樂部打網球。兒子交的幾個最要好的朋友,不是學校里的同學,而是俱樂部里一起打球訓練的小伙伴。“我本可以把他送到體校去,或者俱樂部不做了單獨帶他,或許他的技術會比現在好不少,但是屬于他的快樂就沒有了。”倪步料說,他現在要求兒子,寫不完作業不許去打球。小朋友一聽,立馬就會早早完成作業。
吳易昺兒時半天讀書,半天打球的成功經歷,也讓看重學業的家長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種可能”。王艷透露,黃龍體育中心從2015年開始做網球培訓,當初一年的營業額也就二、三十萬元。八年時間過去,如今的營業額有了幾十倍的增長。“包括自家的孩子也是一樣。希望網球只是女兒的一個一個特長,像興趣愛好,等看到有希望了會再去沖擊一下。”王艷說。
國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加,讓網球這項此前被看做是貴族運動的項目慢慢步入尋常百姓家。“升學、出國、打職業”成為了不少家長選擇網球作為孩子特長培養的首要目的。畢竟,網球運動因為其國際地位,業已成為不少雙語學校的必修課。甚至很多普通中學和高校,也開始招收網球特長生。即便不是沖著成為職業選手為目的,也仍有得不少家長也開始讓孩子著手練網球,希望能夠在求學過程中獲益。
“吳易昺開始接觸網球的目的很單純。小時候他比較胖,想要來練一個項目來減肥。之后選擇了網球,天賦逐漸就顯露出來了。”在杭州市陳經綸體校校長徐磊看來,青少年的體育不應該是奔著培養精英分子去的。他認為,培養青少年體育的過程,更應該是一個廣泛普及的過程。
“希望各類體育運動能夠普及到更多的孩子,讓這些體育項目在普通學校里也能被推廣,從而激發孩子對于運動的興趣愛好。畢竟在整個人生當中,掌握了一門運動技巧,能夠享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是非常有好處的。”徐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