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四省會城市居民出行可享“同城待遇”
武漢晚報訊(記者吳曈 通訊員謝宏)2月21日召開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九屆會商會上,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四市簽訂《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一碼通域”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促進區域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共享、一體化發展,共同探索“同城待遇”。
在同日簽訂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明確提出,要聚焦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等營商環境重點領域和教育、就業、社保、醫療、養老、居住、婚育、出行等民生高頻領域,分級分類分批編制公布通辦事項清單,推進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跨市通辦”。
同時,四省會城市將依法推進住房公積金異地互認互貸和轉移接續,健全合作共享機制,著力打造住房公積金區域合作的樣板區。
“一碼通域”的合作框架則包括5個方面的合作內容。例如,推動居民數字身份認證體系打通,做好城市“一碼通”等基礎服務平臺建設,推進“一碼通域”工程,為場景建設、推廣提供指導和政策支持;制定“一碼通域”平臺建設和接入標準,規范技術架構、接入組件、界面交互等建設要素,明確訪問入口和服務應用接入等標準要求,提升“一碼通域”平臺建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依托居民數字身份互認,共同建設、維護“一碼通域”服務專欄,居民在長江中游省會城市出行時,以城市定位為基礎,提供“繼續接受原城市服務”“切換到長江中游省會城市服務”兩種選擇,實現應用無感切換。
根據各地“一碼通”應用建設情況,結合居民企業需求,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常用服務方面梳理形成“一碼通域”服務清單,由各地共同維護,每半年更新一次。
此外,四省會城市將及時總結“一碼通域”經驗模式,向長江中游城市群12個觀察員城市推廣,并加強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其他區域城市合作,依托“一碼通域”等平臺,實現一次對接,多城市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