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叫車地點無法停車,網約車司機將車停至數十米外,乘客上車后與司機發生爭執。司機取消訂單,結果乘客坐在車上不走了……
(資料圖)
截至發稿,乘客已在車上待了28個小時。
兩名乘客已在車上待了二十多個小時
網傳信息——
“已經二十多個小時了,始終拒絕下車”
乘客與司機發生矛盾,訂單取消后乘客拒不下車
根據網傳視頻顯示,一名頭戴漁夫帽的男子與一名白衣女子坐在一輛黑色轎車上。另一段視頻中,民警希望車內乘客出具身份信息等,但被對方拒絕,男子稱,“我們現在是經濟糾紛……”評論區內,視頻發布者稱,“兩名乘客已在車上待了二十多個小時了,始終拒絕下車。”
5月18日,記者聯系到該視頻發布者戴先生,他說,朋友王女士是浙江杭州的一名網約車司機,視頻中描述的是其遭遇的糟心事。5月17日下午2時許,王女士接到網約車訂單后,來到乘客指定上車地點——良睦路與向往街交叉口附近,但發現該上車點無法停車,便將車停靠在數十米外。兩名乘客上車后,與王女士發生矛盾,所以她將訂單取消了,結果對方拒絕下車,“民警來了都沒用,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個小時了。”
戴先生說,乘客與司機發生矛盾,影響司機的服務心情,所以取消了訂單,如果乘客覺得有問題,完全可以走平臺投訴,但一直待在車上,明顯不對,“司機基本都是租車的,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如果跑不了車,他們的收入誰來保障?”
司機講述——
因乘客一直大吼大叫,行駛五六百米后決定取消訂單
“服務的前提應該是相互尊重”
5月18日下午,記者聯系到網約車司機王女士,她說,她是5月17日下午1時55分接到的訂單,當時在下雨,乘客定位的上車地點在右轉道的主路上,她無法停車,便讓乘客前往輔路,但主路與輔路間由隔檔,“內部路的路口被擋住了,我進不去。她看到隔檔,到不了主路,便開始大吼大叫,直到上車……”
“我一直在壓制情緒,不想把矛盾上升。”王女士說,對方并沒有用不文明的詞語辱罵她,但那種盛氣凌人的態度讓她無法接受。起初,她還在跟乘客解釋,但行駛五六百米后,實在壓抑不住,便停下了車,“我說‘我請你下車,錢我讓客服退給你’。”
王女士說,“服務的前提應該是相互尊重,乘客的行為讓我無法忍受,擔心沒辦法安全地將乘客送達目的地,所以我選擇取消訂單。”
求助警方——
協調6小時無果,司機開車回家吃飯、睡覺
一夜過后,乘客依然坐在車上
取消訂單后,乘客拒絕下車,王女士便冒雨離開駕駛位,然后向杭州公安余杭分局倉前派出所報案。她說,她將車開至派出所,民警一直在協調,希望他們下車,但對方始終拒絕下車,也不提供身份信息,“我從早上5時出車后,一直沒有吃飯。下午2時至晚上8時,又一直在派出所,等待民警協調。最后實在撐不住了,便決定回家吃飯、睡覺。”
民警多次協調,但對方始終拒絕下車
晚八九時,王女士將車開至家附近的停車場,然后將車窗都打開后離開。她說,“我原以為一晚上,他們自己就離開了。第二天上午8時左右,我高高興興準備出車,結果他們還在車上。”她選擇再次報警,將車開至杭州公安西湖分局留下派出所,但兩名乘客依然不愿離開……
索要賠償——
司機認為“乘客希望給每人十倍賠償”無依據
無法跑車每日損失至少300元
王女士說,她作為一名打工人,面對此事只能向警方求助,但始終無果,“民警說,因為我們沒有發生肢體碰撞,所以他們沒辦法將乘客強制拖下車。”協調期間,乘客想讓她賠償這筆訂單每人10倍的違約金,或送至目的地,“發生這樣的事,我不可能將他們送至目的地。他們索要20倍的賠償,需要有依有據。”
“很無奈,他們覺得委屈了,想要賠償,我的損失誰來承擔呀?”王女士說,她每月租車費4500元,房租數千元,吃飯等都是開銷,“1天不開車,我就得損失300元左右。”
“因為這件事,我已經筋疲力盡……”王女士無奈道,希望這件事盡快有個結果。
警方回復——
乘客始終未提供身份信息
不愿接受調解,“這件事只能去法院解決”
5月18日下午,記者聯系到杭州公安西湖分局留下派出所,工作人員說,確實有兩名乘客一直坐在網約車上,他們一直在協調,“這件事是他們之間的糾紛,所以我們只能調解。”
關于乘客訴求,民警說,乘客也沒有說具體訴求,只是一直坐在車上不愿下車,不愿接受調解,“這件事只能去法院解決。”
截至當天18時40分,兩名乘客已在該網約車上待了28個小時。
記者再次聯系到王女士,她說,兩名乘客依然沒有下車,派出所工作人員稱兩人一直沒有吃飯等,“我遇到這種行為很無奈,但不會向他們妥協。”
處理此事的派出所表示,兩乘客目前暫不構成尋釁滋事,將和乘客和司機一起妥善解決此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