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日本啟動核污染水排海,引發全世界關注。受此影響,部分海外市場出現搶購食鹽現象,國內一些地方也出現市民搶購食鹽的情況,特別是在沿海地區。那么,市民有必要搶購食鹽嗎?武漢的市場又是什么情況呢?
(資料圖)
多地發生食鹽搶購現象 記者探訪武漢市場
今天上午十點左右,湖北經視記者在武漢中商徐東平價廣場看到,一些市民正圍著貨架挑選食鹽。工作人員剛拖出幾箱鹽,還來不及擺到貨架上就被市民開箱取走。
一位武漢市民告訴湖北經視記者,他一下子買了40袋鹽。市民表示,擔心日本污水輻射二十年。
不過,相對于個別搶購囤鹽的市民,大部分市民還是比較理性的,都是按日常所需購買。不少市民表示沒必要囤鹽。
超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平時相比,超市食鹽銷量的確有所上漲,但是沒有達到瘋搶的地步。現在超市鹽的品種大概有二十個單品,主要以礦鹽為主,海鹽只有兩三個單品,超市的礦鹽貨源是非常充足的,確實沒必要特意囤鹽。”
在武泰閘蔬菜大市場,幾家售賣食鹽的門店里客流量也很正常,沒有排隊、搶購的現象。商戶們介紹,從事發到現在,大家基本上消費都很理性,極少會出現囤購的現象。有的平時買一包,今天會買兩三包。
武泰閘蔬菜大市場曾經理說:“管理人員會每天來抽查,不會讓鹽的價格波動很大,請大家放心。”
8月24日,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當前我國的食鹽產業占比為井礦鹽87%、海鹽10%、湖鹽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請社會各界理性消費,不要盲目搶購。
今天上午,湖北鹽業集團也發布了提示。
湖北鹽業集團市場部部長劉濤說:“我們年產銷云鶴鹽30萬噸,其中井礦鹽占90%以上,湖北省內建有8大儲備庫,常年儲備食鹽3萬噸,能保證正常的需求。湖北鹽業也能保證正常的供應,請市民理性消費,不要盲目搶購。”
停購日本海鮮!
武漢餐飲業協會發出倡議書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影響,武漢餐飲業協會倡議武漢餐企停止采購日本海產品,應“污”而動,今天(25日),湖北經視記者走訪了武漢相關的餐飲企業,發現武漢多家日料店調整了產品線。
不少武漢市民表示,核污染水排海,對全球海洋環境將造成不可預測的破壞和危害。其中,首當其沖將影響漁業以及下游產業——日料店。
8月24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為全面防范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當日,武漢餐飲業協會向武漢所有餐飲企業發出倡議:從即日起,停止采購日本方向的所有海產品。
武漢餐飲業協會會長劉國梁表示:“武漢的餐飲反映十分強烈,而且也很擁護協會發表的倡議,也得到了社會上的很多認同,包括全國各地的協會也在聲援我們,我們覺得這個倡議十分有意義。為了保證大家的健康,提醒所有的經營者,不要購買來自日本方面的海產品。”
從事日料餐飲多年的代先生介紹,他經營日料店有七八年時間了,店里主要以牛肉為主。店鋪遍布武漢三鎮,對于武漢餐飲業協會發布的倡議,他積極響應。
日料店經營負責人代先生說:“我們在武漢有八九家店,我們每一批的貨源,進貨都有入境檢疫檢測報告,大家可放心食用。”
據了解,武漢多家日料店,目前店里幾乎已不再銷售日本食材,大多用北歐周邊海域或者韓國、東南亞等海域出產的食材代替。
日料店經營負責人代先生說:“三文魚都是從挪威,生蠔都是從法國,貝類都是從加拿大、俄羅斯這一塊運過來的。在武漢的日料界,實際上食材基本都是從本地商家采購的,只是采用了一些日式或者韓式的料理手法,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來用餐。”
來源:湖北經視《經視直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