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3日從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獲悉,“天津市交通運輸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日前順利通過了竣工驗收專家評審。專家組對項目的實用性、嚴謹性等方面給出了較高評價,一致認為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實現了預期目標。
該系統上線以來,已歸集行業內信用信息134類、2527個信息項,數據總量達4808萬條,為實施監管和拓展應用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數據和信息技術支撐:支撐公路建設、機動車維修、水路運輸和安全生產領域信用評價,實現了評價流程可配置、評價過程全記錄、評價結果可追溯;推動聯合獎懲與信用修復有機融合,實現限制失信被執行人參與小客車搖號、超限超載黑名單等行業內外聯合獎懲,共形成聯合獎懲案例5949條,為失信主體提供線上修復渠道;建成信用數據質量監測、信用數據分析子系統,實現交通運輸行業的信用信息質量與信用狀況的全面監測與分析,為數據質量提升及行業監管提供了依據。
據介紹,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在歸集行業內信用信息的基礎上,還接入全國紅黑名單1466萬余條,為天津市3.5萬余戶企業、88萬余從業人員建立一戶式信用檔案,并建立信用數據共享庫,實現與部、市信用數據的無縫對接共享,持續共享數據705萬條。
通過對行業信用信息的高效歸集、管理和發布,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提升了運用信用手段開展市場監管的主動性、精準性、便捷性。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委將繼續與各相關單位密切配合,充分發揮該項目在交通運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中的效能,著力解決嚴重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領域突出失信問題,讓社會公眾和市場主體更容易知曉和定位“失信者”,提高失信成本,強化政府管理,助力交通運輸行業健康穩定發展。(記者 張道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