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的合肥機場改擴建工程
上半年,合肥機場無論客運還是貨運恢復明顯
再過兩三年,來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乘機,從T1航站樓南端進入地下停車場,經智能停車系統引導停車后,走出停車場,進入T2航站樓,將宛如步入水墨江淮的園林當中,自在飛往國際國內想要到達的遠方。
(相關資料圖)
作為長三角機場群的重要區域樞紐、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發展的重要載體,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正在進行,年底T2航站樓力爭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到2025年,二期改擴建工程預計全面竣工。預計到2030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5萬噸,成為合肥乃至全省對外開放交流的重要窗口。
年底將實現 T2航站樓混凝土結構封頂
走進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項目建設現場,24臺塔吊林立來回運轉,機械轟鳴,施工一線,兩三千名建設者正在熱火朝天地按照既定目標分區域開展工作。
在施工現場的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二期效果圖上,記者看到,新橋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分為T2航站樓建設和飛行區及工作區擴建工程。其中,T2航站樓分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建筑,建筑高度43米,采用“雙港灣+雙L”構型設計,主樓面寬約400米、進深約180米。
T2航站樓建筑面積約37萬平方米,是T1航站樓的3倍多。預計今年年底將實現T2航站樓混凝土結構的封頂,然后進入工程最關鍵最復雜的屋蓋結構施工階段。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目前T2航站樓已經進行到結構施工階段。”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建設指揮部航站區工程部副部長胡眾介紹,T2航站樓由北京城建與安徽建工聯合體施工總承包,北京城建負責航站樓中心區域建設,安徽建工負責航站樓南北指廊施工。自2022年11月進場以來,兩家參建單位搶抓施工節點,按照工程序時進度穩步推進。
“現在正在進行結構,到今年的10月底整個混凝土結構夠全部完成,混凝土完了之后鋼結構就要陸陸續續進場。明年9月份進行精裝修階段,一直到后年9月份,精裝修基本完成,進入所有的聯調階段。”北京城建集團、合肥新橋國際機場T2航站樓工程總承包部書記、副經理鄧強表示。
不停航施工 需進行人工開挖
對安徽建工集團、合肥新橋國際機場T2航站樓工程項目部黨支部書記李冬來說,航站樓南北指廊施工的難題在于不停航施工。由于T2航站樓和T1航站樓相連,所以要在確保不影響航班起降的情況下進行施工作業,難度可想而知。
“在我們的北指廊,這里連著T1航站樓,那個位置有一個動力中心,有大部分的通信管線,如果一旦挖斷的話,可能會給T1航站樓或者對飛行的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進行人工開挖,再進行大面積的設備開挖。”李冬指著效果圖告訴記者,人工開挖的難度較大,目前已經完成。
從效果圖上可以看到,南、北兩側指廊寬42米,為國內候機指廊;中指廊寬54米,為國際候機指廊。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屋頂為大跨度空間鋼結構體系。
“負一層的功能是連接軌道交通的換乘通道等;地上一層為國際到達大廳、行李分揀大廳等功能;地上二層為國際到達功能;地上三層為國內候機功能;地上四層為出發值機辦票及國際候機功能。”胡眾介紹,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多種交通方式的聯動,將核心區近距離地鐵站合二為一,與高鐵站形成一體化交通樞紐;通過地下、空中雙層步行系統,實現融航空軌交為一體的樞紐網絡。
化“建造”為“智造”
作為二期建設先行軍的T2航站樓工程,現已初步實現了施工現場及辦公區、生活區的人臉識別、實名制監控、車輛信息管理、環境監測、機械設備運行檢測、無死角實時監控等多項功能,進度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造價算量管理及物資管理等數字化管理技術,以及測量機器人、鋼結構焊接機器人、裝配式機房、裝修工業化的智能化施工正在建設過程中。
自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二期建設開工以來,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改擴建指揮部全面落實項目標準化、信息化建設要求,積極籌劃和大力推進“智慧工地”創建工作,工程安全施工監管向信息化邁進。
施工過程中,優化大面積復雜底板防潮和深坑施工方案,創新采用無地下室獨立承臺梁板一次性整體澆筑施工工藝和超長大面積地上混凝土梁板跳倉施工工藝等,提升工效3-4倍,經濟效果明顯。
為了保證項目進度、質量、安全和物資等有效控制,智慧工地建設以智慧大屏和數據庫為核心,集成物聯網和BIM模型,應用AI、5G、VR、GIS和高精度定位技術,實現對施工現場進度、質量、安全和物資等全方位數字化管理,化“建造”為“智造”。
助力“皖貨出海” 打通跨境物流通道
從荷蘭阿姆斯特丹搭載汽車配件等貨物的貨機穩穩降落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停機坪,再過幾個小時,又會滿載“合肥造”跨境電商貨品、汽車配件、生物醫藥等返回阿姆斯特丹。
25公里外的安徽(蜀山)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一樓展示大廳的電子大屏上,出口國家訂單量分布圖、累計出口金額、累計出口單量、電商企業報關年度統計等數據不斷跳動變化,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皖貨出海”線路圖。
大量的訂單急需暢通跨境電商物流通道。一條合肥連通歐洲核心城市的“跨境電商專線”就此開通,“合肥——阿姆斯特丹”航線成為合肥運行的第一條跨境電商國際貨運專線,同時也是我省首條自營洲際遠洋航線,每周執飛2至3班。
合肥航空貨運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貨運專線中,合肥本地跨境電商貨物占比達到40%,最高達到70%-80%。還會承運高端制造業原材料、工業用品、汽車配件等高附加值貨物。”
“合肥——阿姆斯特丹”航線的開通為本地跨境電商企業拓展歐洲市場提供全鏈路物流服務,成為合肥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新的助推器的同時,也為合肥市打造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物流助力蜀山跨境電商產業呈井噴式增長。今年一季度,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蜀山區塊跨境電商出口清關單量超過162萬單,貨值近4012萬美元,清關單量同比增長39.7%,貨值同比增長62.2%,實現“開門紅”。
上半年合肥航空 貨運客運迅猛恢復
4月份,安徽航空物流公司機坪作業保障部格外忙碌。4月11日早上6:50,隨著第一班737機型全貨機的落地,到4月12日凌晨1:45,經歷連續19個小時的奮戰,保障了747機型全貨機3班,737機型全貨機3班,共計6班任務,累計進出港貨量約347噸,單日保障全貨機航班架次創下歷史新高。
忙碌的背后是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航空貨運的迅猛恢復。一季度,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22735.72噸,比2019年同期增長22.95%,國際貨運6159.86噸,比2019年同期增長250.93%。
今年以來,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國際、國內定期貨運航線持續穩定運行,多條國際定期貨運航線深耕本地空運市場,服務超20家合肥本地生產企業進出口,保障電子產品、生產原材料、危化品等產業供應鏈上下游穩定。
合肥航空貨運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陽介紹,一季度,國際貨運航線助力合肥本地外貿企業及跨境電商貨物出口占比超過20%,有效降低本地企業物流成本,提升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貨運集散能力。
客運方面,隨著出境游市場的全面復蘇,除了逐步恢復至泰國的國際航線,合肥機場后續還有計劃分階段恢復、開通飛往菲律賓馬尼拉,韓國首爾、濟州島、日本東京等國際旅游航線。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余佼佼/文 高博/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