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3日)晚上,央視《新聞聯播》頭條播出《【領航新時代】江蘇:調結構換動能 城鄉統籌促民生》,其中關注了張家港南豐鎮的轉型發展。
在張家港,這個曾經的化工園區(原東沙化工區),如今近40家化工企業已全部關停,將轉型發展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
張家港市南豐鎮黨委書記沈琳表示:按照習總書記講的,要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這個要求,對整個園區的規劃進行了重新修編,目的就是要打造一個生態、生產、生活協調發展的新園區。
去年,蘇州臺《蘇州新聞》欄目也曾多次關注了東沙化工區的轉型發展。
東沙化工區占地近3000畝,原來擁有37家化工企業。從空中俯瞰,大量的化工廠房和設備與周圍的農業用地顯得格格不入。
2013年,張家港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東沙化工區的37家企業全部關停,并專門配套了20億元資金為企業搬遷做準備。歷時四年,2017年12月12號,東沙化工區37家企業實現整體關停,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個月,這也是江蘇省第一個整建制關閉的化工園區。如今,東沙化工區已經更名為江南智能裝備產業園,目前正在對園區進行生態評估、修復。這座園區已經開始轉型重生。
據了解,近年來張家港已累計搬遷各類化工企業264家,化工企業入園率達82.4%,關停“散亂污”企業65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