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成功!”4月2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一片沸騰。
4點48分,以張家港城市命名的天龍二號液體運載火箭首飛箭,在LC-1XX場坪發射臺點火起飛、成功發射,將一枚遙感衛星送入500公里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展開遙感成像實驗等技術驗證。
本次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民營航天企業已經具備液體火箭入軌發射能力,并開創了全球民營航天企業液體火箭首發即勝的歷史。
【資料圖】
▲天龍二號液體運載火箭發射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工作人員
天龍二號液體運載火箭為三級狀態,全箭直徑3.35m,總長約32.8m,起飛質量153噸,起飛推力193噸,500公里高度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1.5噸,LEO運力為2噸。它由我國商業航天企業——天兵科技研制完成。
天兵科技以本次成功首飛的中型液體火箭天龍二號作為初研型號,僅在3年研制時間內先后完成了天龍二號各級發動機近萬秒的可靠性熱試車,一級動力系統、二級動力系統、三級動力系統試車,級間分離試驗、整流罩分離試驗、三級振動試驗、管路振動試驗、艙段靜力試驗、全箭模態試驗、電氣系統綜合匹配試驗、半實物仿真試驗等28項大型地面試驗,使得天龍二號液體運載火箭首飛箭發射任務得到了業內的熱切關注。
據天龍二號火箭總師助理孫目介紹,該枚火箭一舉刷新7項航天新紀錄——該枚火箭為全球私營航天首家液體運載火箭首次成功入軌飛行;全球首款應用煤基航天煤油飛行的運載火箭;我國首款不依托發射工位的液體運載火箭;我國首款采用3D打印高壓補燃火箭發動機的運載火箭;我國首款采用三機并聯發動機技術的運載火箭;我國首款采用全鋁合金表面張力貯箱姿軌控系統的運載火箭;我國首款實現箭體結構重復使用的運載火箭。同時,也開辟了我國商業航天從固體向液體運載火箭跨越的新時代。
“天龍二號采用的是‘三平一垂’測發模式,具有車載機動發射、槽車自動化加注、自帶導流發射裝置的優勢,可在簡易水泥場坪上實施火箭發射。可進一步滿足低成本、高可靠、快響應、規模化的小衛星及星座發射需求。天龍二號的成功飛行也為其后續交付國家長征五號、長征七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飛行使用奠定了基礎。”天兵科技火箭發射現場指揮孫秉理表示。
天兵科技是我國商業航天領域首家開展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及中大型液體運載火箭研制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天龍二號的成功發射對天兵科技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也為張家港發展商業航天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1年4月,總投資40億元的天兵科技運載火箭及發動機智能生產基地項目在張家港培土奠基,該項目投產后可年產30發液體運載火箭和300臺火箭發動機。
未來,該項目將助力天兵科技實現“三中心、一基地”的戰略格局,“三機、兩箭”的產品戰略,保障企業聚焦中大型液體運載火箭,用自主創新的核心智能制造工藝,完善的宇航推進技術和服務解決方案,賦能軌道運輸、洲際運輸,助力中國液體商業火箭進入“大運載”和“綠色航天”新時代。
(來源:張家港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