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執法部門經常來罰款,現在卻變成了我們的良師益友,更多以服務指導為主,小到宣傳欄上的錯別字,大到企業用工問題等,都會幫助我們進行整改。”對于漣水營商環境的轉變,在漣工作近10年的中信華產業園負責人最有發言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人大緊盯全縣經濟發展中的“堵點”“難點”“痛點”開展監督,通過優化選題、深入調研、強化督辦等方式緊盯優化營商環境方方面面,為漣水沖鋒沖刺“全國百強縣”作出人大貢獻。
多措并舉打好優化營商環境監督“組合拳”
漣水縣人大圍繞營商環境問題,針對市場環境、政務服務、工程審批等多領域要素,已連續多年通過建議意見集中辦理、代表集中視察等方式,密集開展監督活動,為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打出一套“組合拳”。
“今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漣水人大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繼續精準出拳、重拳發力、緊盯優化營商環境持續發力。”漣水縣人大常委會負責同志表示。今年漣水人大將籌劃“人大代表話發展”營商環境專題欄目,讓代表與部門負責同志“面對面”,在“聊天式”訪談中宣傳漣水縣營商環境優化成果,在“沉浸式”參與中推動解決一批營商環境“中梗阻”問題;圍繞打造“四最”營商環境,大力弘揚“四敢”精神,聽取漣水縣政府關于“漣快辦”品牌打造情況的匯報,督促相關部門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對業務流程、審批環節進行極簡化改造,最大程度加快項目審批速度;開展助企紓困專題詢問,通過人大監督的保駕護航,讓退稅減稅、財政支持、金融服務、降本增效和穩企擴崗等惠企政策精準落地。
“走企問政督效”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為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提升監督效果,漣水人大創新構建了縣為主體、鎮街聯動的“1+N”問政體系。縣級層面組織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人大代表來問政”專題電視問政活動。活動采取現場電視錄播的形式,通過知政、督政、助政等環節,重點對招商引資政策、“放管服”貫徹落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緩解融資壓力等方面進行問政。活動邀請部分人大代表和群眾代表,圍繞企業關注的難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通過現場提問和短片介紹等,要求問政單位現場解答,“一問一答”,問出了癥結和困難,答出了責任和承諾。漣水縣政府分管副縣長表示:“我們將一如既往聚焦群眾和企業的關切,將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到縣政府各組成部門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持續簡化各類行政審批,推進公平公正監管,提高服務效能,力爭用良好的營商環境為漣水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鎮級層面首先將陳師街道作為試點,將問政現場搬到了工業集中區現場,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護航企業高質發展”進行問政,通過“以問知政、以問促政”,實現陳師街道營商環境提質提優,達到“以點帶面”的示范作用。
搭建營商環境問題反映“直通車”
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閉會期間依法履職、聯系群眾、監督推動政府改善優化營商環境的作用,漣水人大將監督的“探頭”架到最前線,在漣水縣行政審批中心、漣水農商行、淮安特創科技有限公司等25個部門及企業設立了優化營商環境人大代表監測點,每個監測點由1名人大代表聯系對接,在廣泛宣傳各級惠企政策的同時,聽取收集政策落實情況、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營商環境存在的短板不足等,助力代表監督直通營商環境第一線,為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找準“靶心”。
“作為優化營商環境人大代表監測點的聯系代表,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縣人大反饋了‘用氣難’這一長時間沒有解決的問題,沒想到通過監測點這一途徑得到了縣政府主要領導的親自推動。”一位企業人大代表激動地說。自監測點設立以來,通過走訪座談、設立意見箱、碼上監督等方式,漣水人大已收集匯總交辦110余條人民群眾、項目業主對招商引資、項目推進的意見建議和企業發展建設中遇到的難點、堵點。漣水縣人大財經委負責同志說:“我們財經委將會定期把監測點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向相關政府部門交辦,并做好督辦、跟進、反饋工作,有效搭起監督‘連心橋’,助力打造更優的營商環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