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記者今天(4月8日)獲悉,水利部文明辦發布第四屆水工程與水文化有機融合案例,全國共20個,江蘇省揚州市瓜洲樞紐、沭陽閘光榮上榜!
揚州市瓜洲樞紐位于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揚州市瓜洲鎮,是京杭大運河入長江的重要通道之一,揚州市城區防洪排澇“城市安全第一工程”,為“南北扼要之地”。整個樞紐由瓜洲節制閘、瓜洲船閘、瓜洲泵站和瓜洲古渡遺址公園組成。規劃面積約0.62平方千米,水域面積0.22平方千米,陸域面積0.4平方千米。
揚州市瓜洲樞紐不僅在解決城市內澇、涵養城區水系、保護區域水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水工程防洪保安功能,同時把握了地處長江及運河兩大文化帶這一區位優勢,把水利工程建設發展、歷史遺跡等有機結合在水文化建設之中,開展了一次創新而富有建設意義的實踐。該實踐對推動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而長遠的意義。
近年來,揚州市以瓜洲泵站作為載體,依托現有的長江古渡文化、大運河文化遺存,將水工智慧、水利設施與長江、大運河文化相融合,把水利工程建設發展、歷史遺跡開發保護等有機結合在水文化建設之中,充分展現了治水興水的人文關懷和文化魅力,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沭陽閘建成于1959年10月,與柴米地涵為閘涵結合的立體交叉建筑物,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上閘下涵”水利立交工程。沭陽閘底板及上下游護坦為箱式結構兼作柴米地涵的涵洞身,是淮河下游分淮入沂工程淮沭新河尾閭控制工程,主要擔負著防洪、排澇、灌溉、航運以及向下游沭陽縣、連云港市提供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重任。
沭陽閘圍繞“維護水工程、保護水資源、保障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弘揚水文化”的理念,以親水為基礎,以文化為特色,逐漸勾勒出一個融合生態景觀、水利文化、水利科普為一體的文化建設體系,依托“兩河三閘,三室五園”打造水文化展示區域。
近年來,沭陽閘管理所相繼建成了閘史陳列室、測量展陳室、技師工作室,創成了省級水利風景區,使沭陽閘成為集工程文化、閘室文化、節水文化于一體的水工程與水文化有機融合的典型案例,建閘60多年來形成的大閘精神,激勵著一代代水利人奮勇拼搏,砥礪前行。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鵬 編輯/國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