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四月春光里,反詐氛圍濃。常州鐘樓區高新園(鄒區鎮)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群體,聯合多部門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三員三進”普法宣傳活動,不斷夯實安全防線。
“反詐宣講員”進網格“入腦入心”
在“網格學堂”反詐小課堂上,鄒新花園社區民警高燦通過PPT,結合網絡真實案例,講解了詐騙的形勢、后果、引流手段和預防方式,并詳細介紹了仿冒身份、刷單類等騙術,提醒網格員在網購、社交、網游支付中注意保護個人信息,提升信息甄別和風險應對能力,在對老百姓的反詐知識宣傳中,重點提醒他們面對各種騙局要堅決做到“不輕信、不理睬、不轉賬、不匯款”。
“法治輔導員”進校園“走深走實”
鎮政法和社會綜合治理局組織公安、司法、律所的相關人員擔任校園“法治輔導員”,先后走進江蘇交通技師學院、江蘇藝術高等職業學校和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開展“預防電信詐騙進學校”“網絡安全教育校園行”等專題講座,重點講解“網絡游戲”“網上交友”等典型的網絡詐騙案例,深入分析了此類詐騙的特點、背后的陷阱、風險和危害,與學生分享如何預防電信詐騙、如何預防青少年網絡犯罪,引導學生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和提高防騙能力。
“普法網格員”進村社“見行見效”
網格員們針對當前電信詐騙案件的特點,向轄區居民宣傳講解“冒充購物平臺客服”“投資理財”“網絡兼職刷單”“冒充公檢法”“冒充熟人”“網絡借貸”等系列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段、作案方式以及識別、防范的技巧,提醒群眾提高防范意識。通過微信群、朋友圈推送典型案例、防詐騙文章及視頻素材,在小區樓道里張貼反詐宣傳海報、利用村廣播循環播放等方式,線上線下聯動,進一步拓寬反詐宣傳工作的覆蓋面。
標簽: